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杜甫研究论文.pdf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论漂泊生涯与客寓意识对杜甫后期乡思诗“诗性”与“史性”整合的影响

论漂泊生涯与客寓意识对杜甫后期

乡思诗“诗性”与“史性”整合的影响

内容摘要:

杜甫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今存一千四百余首。仅漂泊西南十一年间

所创作的诗篇即占其作品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西南诗不仅数量多,

而且所表现出的深邃思想内涵和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为我们展现了一位

老而弥坚、不断追求的“诗圣”形象。杜甫以沉郁的客寓意识,飘零落拓

之感,寄托了乡国君民之思,体现了其思乡诗“史性思维”与“诗性思维”

的融合统一,实现了对传统思乡诗的超越。

在杜甫研究的领域内,本文第一次较为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漂泊生涯

与客寓意识对杜甫后期乡思诗的影响,论证了这种影响的性质——强化了

诗性与史性的整合,提升其忧国忧民的儒家人文精神。

关键词:漂泊生涯、客寓意识、乡思、“诗性”“史性”整合

“客寓意识”一词出自日本学者松浦友久所著的《李白的客寓意识及其

诗思——李白评传》一书。松浦友久指出:“纵观李白诗歌及生涯,我们深

感他本质上是‘旅人’亦即行旅之人,他的诗本质上是旅人之诗,亦即行

旅之诗。这并不是说,他只是像杜甫那样生涯大半在行旅中度过,而是以

一言蔽之:他总为行旅之人,总有行旅之感,也即所谓客寓意识,这是他

(1)

诗思(或诗质)的中心内核。”“李白本质上是‘旅人’——行旅之人,

永远的行旅者,不存在可以回归的实际上的故乡。不仅只有行旅,才是他

生活的常态,诗歌创作的常态,而且,也许在他的观念上,他似乎也处于

-1-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论漂泊生涯与客寓意识对杜甫后期乡思诗“诗性”与“史性”整合的影响

这种永远的行旅(客)之中。他在临死之际希望埋葬之地不是蜀,也不是

(2)

长安,而是晚年旅行途中所经之地宣城(安徽省宣城)。”同处羁旅之中,

杜甫的意识却与之适成对照。李白出川之后,终生不肯定居于一地。他以

天地为逆旅,以漂泊为人生之常,有意在变动不居的生涯中求奇探胜。而

杜甫壮游归来,则定居于洛阳与长安,并以之为故乡,漂泊西南时的客寓

意识也是因此而发。李白终生游览名山大川,求仙访道,有如走马观花,

故民间有水中捉月而终的传说。而杜甫为战乱与生计所迫履践的漂泊生涯,

年深月久,历尽沧桑,直至最终沉凝于一叶孤舟之上。因之而生的客寓意

识也有着相应沉重的内涵:飘零、落拓之感投映乡国君民之思,结晶而成

的诗思,自然是沉郁顿挫而悲壮,迥然有别于李白的飘逸与清雄。如此沧

桑的漂泊生涯也不能不对诗圣的灵魂起着某种锻铸的作用,不能不使他的

思维情感结构有所改变,从而对他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倾向与内容产生相

应的影响。通观杜甫漂泊西南时期的全部作品,不难发现,其中关涉乡国

与君民的作品更明显地受到他漂泊生涯与客寓意识的影响。本文拟对这种

影响的性质做一些探讨。

“中国古代山阻海隔的地理状况,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思

(3)

乡情愫作为农业社会、大陆文化的必然产物及其广阔的民俗背景。”“古

代中国的基本生产方式是农耕,长期以来一直是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为基

本国策,土地作为基本生产资料自然被特加看重,祖先崇拜与叶落归根的

文档评论(0)

186****13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