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第三章脾胃病证
第一章胃痛
一、定义:胃痛,又称为胃脘痛,是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为主证的
病证。
3、唐代孙思邈有九种心痛之说,但总的说来这九种心痛多指胃痛。
1、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2、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不通则痛(实)不荣则痛(虚)
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二)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
(三)分型论治:
1、寒邪客胃证: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
2、饮食伤胃证: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
3、肝气犯胃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4、湿热伤中证: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
5、瘀血停胃证: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
6、胃阴亏耗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7、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第二章痞满
一、定义:痞满是由各种因素导致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常的病证。以心下痞塞,胸膈胀满,
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为特征。
张仲景提出病名“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1、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病理要点是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常。
(一)辨证要点:先虚实,后寒热
(二)治疗原则: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三)分型论治:
(1)实痞
1、饮食内停证:消食和胃,行气消痞保和丸
2、痰湿中阻证:除湿化痰,理气和中二陈平胃汤
3、湿热阻胃证:清化湿热,和胃消痞泻心汤合连朴饮
4、肝胃不和证:疏肝解郁,和胃消痞越鞠丸合枳术丸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2)虚痞
1、脾胃虚弱证: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补中益气汤
2、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调中消痞益胃汤
第三节呕吐
一、定义: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一种病证。
1、病理要点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3、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一)辨证要点:虚实
(二)治疗原则:和胃降逆
(三)分型论治:
(1)实证:
1、外邪犯胃证: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
2、食滞内停证: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证: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3、肝气犯胃证: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2)虚证:
1、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
2、脾胃阳虚证: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
3、胃阴不足证: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
第四节噎膈
一、定义:噎膈是指吞咽时梗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噎即噎塞,指吞咽时
哽噎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噎虽可单独出现,又常为膈的前驱,故噎膈并称。
叶天士指出“腕管窄隘”
1、病位在食道,属胃气所主。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
2、病理关键是食管狭窄,津液干涸。
4、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
三)分型论治:
1、痰气交阻证:开郁化痰,润燥降气启膈散
2、瘀血内结证:滋阴养血,破血行瘀通幽汤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