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合同编通则解释》下违反强制性规定合同效力的体系化审查进路
摘要:
原《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是公法强制性规范干涉私法意思自治的转介条款。自1999年《合同法》施行以来,关于违反强制性规范合同无效的判断标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存在分歧。为回应司法实践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合同编通则解释》)第16条摈弃了原有“效力性强制规定”与“管理性强制规定”的二分路径,在合同无效认定中实质性引入了规范目的、法益衡量等考虑因素。本文以“C女士与B公司国有土地使用权回购合同的补充协议纠纷”为例,分析司法实践中采取“效力性强制规定”与“管理性强制规定”二分法的缺陷,探究《合同编通则解释》视域下违反强制性规定合同效力的体系化审查进路。
关键词:强制性规定、合同效力、转介条款、规范目的
案情概要
2015年,H市国土资源局公开挂牌出让一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用途为工业用地,A公司支付了土地补偿等费用后,又以328万元的价格竞得该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支付税款132840元,并签订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A公司投资项目2016年3月30日开工至2018年3月30日前竣工,然因案涉土地安置补偿落实未到位等原因未能开发而闲置。
2017年7月,A公司与H市土地储备中心签订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合同》,约定补偿标准由双方协商确定。A公司(经办人为C女士)又与H市某镇政府签订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回购合同》,约定本合同签订后H市政府以地招商,待该宗地出让后双方依协商的补偿款上报市政府批准后一次性支付。此后,H市土地储备中心、国土资源所与A公司签订《收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约定以224万元回购,待该宗地挂牌出让成功且结算后即将土地收购补偿费224万元支付给A公司。
2018年11月,A公司与B公司签订《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回收协议书〉的补充协议》,约定“1.因B公司取得该宗土地的使用权必须按土地招拍挂正规程序办理,导致前期款项300万元分二期支付,本补充协议签署之日支付摘牌之外款项76万元,其余224万元在乙方完成招拍挂手续后由国土局收储中心返还给A公司。2.在300万元支付完毕后,未支付的余款180万元在甲乙双方自愿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如能合作成功,将按200万元入股。如不能合作成功,自本协议签署之日起仍按180万计息。”合同总价款480万元。后A公司将其与B公司的债权转让给C女士。因B公司未能按期偿还债务,C女士起诉至法院。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在本案中,原审法院认为A公司、B公司以土地使用权回购再招拍挂转让的方式规避土地增值税,属于非善意逃避土地交易市场监管及税收监管,《补充协议》因违反税法强制性规范而无效,由此认定双方由此形成的债权债务不具有合法性,裁定驳回原告C女士的起诉。后中院发回重审,重审一审法院依据后生效的《合同编司法解释》第16条第二款认定案涉《补充协议》有效,支持了原告C女士的诉请。
基于本案的两次裁判可见,《合同编司法解释》前“效力性强制规定”与“管理性强制规定”二分法在司法裁判中极易出现认定僵化的情形,致使合同无效的情形泛化,损害合同当事人的利益。
效力性与管理性二分法的实务僵化与因果谬误
违反强制性规定致使合同无效的规定是转介条款在民法中的体现,源于1999年《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无效”。而这一无效事由在此后的司法实践中被不当扩大,致使合同无效情形泛化。因此,最高法以司法解释、指导案例等确立了“管理性强制规定”和“效力性强制规定”二分法的司法裁判路径。这一划分对于指导司法审判、防止合同无效认定的泛化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实务中的适用僵化与因果倒置的逻辑谬误。
(一)效力性与管理性二分法的实务适用僵化
管理性强制规定和效力性强制规定边界模糊、标准混乱的现状,致使司法适用陷入困顿,以至出现了适用简单化、僵化的倾向。一方面,在认定违反强制性规范的合同效力时,僵化判断效力性与管理性,忽视了规范目的与法益衡量。如依据《建设工程司法解释(一)》,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当认定无效,而禁止无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适用的法规范目的是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而司法实践中即便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法院却依然僵化认定合同无效。再如前述《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合同》,法院仅以违反税法强制性规定便认定债权债务不具有合法性,其实质是忽视了法益衡量。
另一方面,由于两者界分标准的模糊性,法院在判断“效力性强制规定”与“管理性强制规定”时往往没有明确的论证说理。如在(2013)民提字第165号民事判决书中,法院未经论证推理直接认定:“《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九条第1款第2项规定……该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