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前言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地下水对施工质量和进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减少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本方案针对工程管井降水进行详细规划,旨在为工程提供有效的降水保障。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工程项目
2.工程地点:XX市XX区
3.工程规模:占地面积XX万平方米,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
4.工程类型:住宅、商业、办公综合楼
5.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含水层为砂卵石层,含水层厚度约为5-10米,地下水位埋深约为1-2米。
三、降水目标
1.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无涌水、涌砂现象。
2.减少地下水对地基土的软化作用,提高地基承载力。
3.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
四、降水方案
1.降水方法
(1)管井降水:采用管井降水方法,通过设置管井将地下水排出,降低地下水位。
(2)轻型井点降水:在基坑周边设置轻型井点,通过井点降水降低地下水位。
2.管井降水设计
(1)管井布置: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含水层为砂卵石层,含水层厚度约为5-10米。根据场地地形、地质条件及工程需求,管井布置如下:
-管井间距:根据含水层厚度和工程需求,管井间距为20-30米。
-管井深度:根据含水层厚度和地下水位埋深,管井深度为10-15米。
-管井直径:根据工程需求,管井直径为0.3-0.5米。
(2)管井结构:管井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井壁厚度不小于0.2米,井底采用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小于0.3米。
(3)管井降水设备:采用潜水泵进行降水,潜水泵功率为5-10千瓦,扬程为10-20米。
3.轻型井点降水设计
(1)轻型井点布置:在基坑周边设置轻型井点,井点间距为1-2米,井点深度为3-5米。
(2)轻型井点结构:轻型井点采用塑料管,管径为50-100毫米。
(3)轻型井点降水设备:采用小型潜水泵进行降水,潜水泵功率为0.5-1千瓦,扬程为5-10米。
五、施工步骤
1.施工准备
(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管井和轻型井点的布置位置。
(2)准备管井降水设备和轻型井点降水设备。
(3)准备施工材料,如钢筋混凝土、塑料管、潜水泵等。
2.管井施工
(1)根据设计图纸,开挖管井,井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2)在管井底部设置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小于0.3米。
(3)安装潜水泵,确保潜水泵与管井连接牢固。
3.轻型井点施工
(1)根据设计图纸,开挖轻型井点,井点深度为3-5米。
(2)将塑料管插入井点,确保塑料管与井点连接牢固。
(3)安装小型潜水泵,确保潜水泵与塑料管连接牢固。
4.降水施工
(1)启动潜水泵,开始降水。
(2)观察地下水位变化,确保地下水位降至设计要求。
(3)定期检查管井和轻型井点,确保降水效果。
六、注意事项
1.降水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地下水位变化,确保地下水位降至设计要求。
2.降水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管井和轻型井点,确保降水效果。
3.降水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降水,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
4.降水过程中,应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
七、总结
本方案针对XX工程项目管井降水进行详细规划,旨在为工程提供有效的降水保障。通过管井降水和轻型井点降水相结合的方式,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无涌水、涌砂现象,提高地基承载力,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降水效果。
第2篇
一、前言
管井降水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排水方法,主要用于降低地下水位,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本方案针对某工程管井降水进行详细规划,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某水利工程
2.工程地点:某市某区
3.工程规模:中型水利工程
4.施工工期:18个月
5.地质条件:该地区地层主要为砂卵石、黏土、粉土等,地下水丰富,含水层厚度较大。
三、管井降水方案设计原则
1.安全可靠: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2.经济合理: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成本。
3.效率高:采用先进的管井降水技术,提高降水效率。
4.环保节能: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管井降水方案设计
1.降水区域划分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施工需求,将降水区域划分为三个等级:
(1)一级降水区域:施工基坑、地下构筑物等。
(2)二级降水区域:周边建筑物、道路等。
(3)三级降水区域:远离工程区域的周边环境。
2.管井布置
(1)一级降水区域:根据施工基坑面积和深度,布置多个管井,形成井群。管井间距为5-10米,井深10-15米。
(2)二级降水区域:根据周边建筑物、道路等需求,布置一定数量的管井,井深5-10米。
(3)三级降水区域:根据周边环境需求,布置少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