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6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儒家重视教化,认为人只有通过教化才能懂礼,成为合群的社会人。而在教化方
式中,音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孔子认为,对于人的教化,要有三个步骤:“兴
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首先要从学诗开始,然后再学礼立身,最后完成于音
乐,成就人的品性。以音乐与礼相比,他甚至认为,音乐的教化作用大于礼的规
范作用。音乐在人的教化形式中,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音乐教化人极为独特,
如荀子所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礼主要是通过形式规范人的行
为,所以它对人的作用是外在的,甚至带有强迫的性质。而音乐对人的作用则是
内在的,它直接进入人的心灵,打动人的情感,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思想、性情,
形成人向美向善的良好品质。
孔子的思想,对后来的儒家影响甚大,并逐步形成了儒家的乐教传统。
在中国古代,音乐最为重要的功能是礼仪功能。与此相关,乐教的内容之一,是
教人以礼。音乐的礼仪功能与教育功能其实是二位一体的,即音乐的教化作用往
往融入音乐的礼仪功能之中,不同场合演奏的音乐,是礼仪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音乐配合礼的施行,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礼,使礼由外在的形式融化为人内在的
素质,即学会节制性情,自觉合于社会规范。班固说:“王者所以盛礼乐何?节
人之喜怒。”礼乐之兴,目的是为了节制人的自然情感。朱熹也说:“先王制礼,
所以节人情,抑其太过而济其不及也。”乐与礼同,声以节情,就是为了“使人心
和而不乱”,使人性情中正而不乖戾。这就是《礼记乐·记》所说的“知乐则几于礼”
的原因。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教。与此相近,古代的乐教也特别注重人的中
和情感性格的培养。现在的音乐教育仍有继承这一传统的必要。而今,我们过多
强调音乐宣泄情感的作用,甚至已经不知道音乐还有节制人的自然情感、使自然
的也是粗糙的情感文明化的作用。中国古代的乐教可以帮助我们补上这一课,而
且是十分必要的一课。
中国古代乐教的核心目的在于移风易俗,使社会归于和谐。荀子说:“乐者,圣
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
睦。”音乐的教化实际上是一种美感教育,通过感官的浸染与熏陶,渐渐地改变
人的情感,影响人的性灵。它的影响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其效果巨大,一旦形成
就不好逆转。它从改变一个人开始,进而改变更多人,甚至改变世风,影响到风
俗的盛衰。因此,古人又有观乐的传统,即通过听乐来考察一个时代和一个社会
的盛衰。《左传》记载的季札观乐就是显例,而《礼记乐·记》也因此有了“治世
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
音之道与政通矣”的判断。
正因为认识到音乐影响人如此之深之大,所以古人特别关注音乐本体的内容,如
歌词(诗)是否雅正,音乐曲调是否淫靡。从孔子就开始关注音乐有无节制,他
明确主张放郑声“”,原因是“郑声淫”,即郑地的音乐没有节制,过于淫靡。他心
目中最好的音乐是《关雎》,因为“《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由此也形成
了一个传统,即一般多提倡雅乐,抑制俗乐。雅乐是朝廷用于郊庙、朝会等国家
重大典礼时的音乐,此自是其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因素,就在于雅乐曲调的正大
中和,“乐中和而民不流”。而来自民间的俗乐,如孔子所排斥的来自桑间濮上的
郑卫之音,因其曲调自由活泼而招人喜爱,所以卫灵公听而悦之。但“郑卫之音
使人之心淫”,“乐者所以致和,非所以为淫也”,所以俗乐常常因为曲调过于柔
弱无骨而被称为靡靡之音,喜好归喜好,却不为理论所提倡。
(摘编自宋静的《“乐教”传统当弘扬》)
材料二:
荀子把“乐”理解为人类生活的根本追求,理解为人类与宇宙、天地、万物相感通
的一种方式,此乃“乐”之发生与存在的形上依据。
从“乐”产生的本原上说,“乐”乃植根人性,发自“天情”,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
情感需要。这不仅仅在于“乐”具有人类情感之属性,更主要在于“乐”蕴涵着人类
对至善至美的追求、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故子之“乐”有上下贯通之义:其上可以
通往“天下之道”:其下可以抵入人心,推动人性之“化性起伪”,其上通往“天下之
道”,主要认为“乐”是天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度(最新)国开本科《会计学概论》考试真题题库及答案 .pdf
- 2024年办公室文秘工作总结常用版(5篇) .pdf
-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仁爱版(科普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727766942.pdf
- 202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模拟练习试题(一试) .pdf
- 2024年区政协主席述职报告 .pdf
- 2023年饲料添加剂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pdf
- 2024年人教版英语中考作文押题 .pdf
- 2024年新疆乌鲁木齐部分学校中考三模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pdf
- 2024年学校新课改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计划(二篇) .pdf
- 2022—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