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
《密封胶表面固化时间的测定》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制定背景、起草过程等
1.1任务来源
《密封胶表面固化时间的测定》国家标准制定计划由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向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85提出并立项申请,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通过,2024年正式列入了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计划号T-606),由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等承担起草任务。
1.2制定背景
密封胶表面固化时间是密封胶操作工艺性能的重要表征手段之一。用于评价密封胶是否能有效粘接基材以及对其施工性能产生的影响。随着密封胶应用领域扩大,对节能、安全要求的不断提升,对密封胶的固化时间也相应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急需建立相应的试验方法进行统一规范。
ISO4784:2022是一种针对密封胶表面固化时间的国际测试方法,将密封胶填充至模具后,采用聚乙烯薄膜(以下简称为“薄膜”)覆盖在密封胶试样的表面,施加载荷,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剥离薄膜直至密封胶不再附着在薄膜上,获得表面固化时间值。规定了试样制备、检测步骤及试验结果。此外,ASTMC679,BS3712-3,EN14187-2、JISA1439等国外标准也规定了密封胶表面固化时间(又称失粘时间)的测试方法,然而国内目前仅有针对建筑密封材料表干时间的测定方法,无法涵盖汽车、轨道交通、电子电器、储能等新兴行业用密封胶产品的表面固化时间测试,故急需建立密封胶产品表面固化时间的新标准统一规范,填补相关空白。
本文件依据国际标准ISO4784:2022,修改采用,规范密封胶表面固化时间的测定方法。标准化对象由建筑密封胶拓展为通用型密封胶,适用于建筑、工业、轨道交通等各领域用单、双组分的密封胶表面固化时间的测定。密封胶用户可以依据此方法积累数据并根据应用需求提出对密封胶在特定应用环境下固化时间的要求,减少密封胶应用过程中固化时间不明确导致的争议,提高我国密封胶行业应用的整体水平。
1.3主要工作过程
1.3.1成立标准制订工作组
2024年6月,经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广泛征求意向参与标准制定单位及组织协调下,成立《密封胶表面固化时间的测定》国家标准编制工作组,工作小组由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美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福建工大岩土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上非排序)等密封胶生产厂家、科研
3
机构、检测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组成。
1.3.2起草阶段
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24年6月20日在线上形式召开,共8家单位参与本次会议讨论,会上由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沈雁主持,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小乐对方法调研、国内外相关标准分析等进行了整体介绍,并由技术人员对本次标准草案进行介绍。根据前期基础工作,经编制工作组专家对标准草案内容及验证方案展开了积累讨论,确定了标准适用范围、试验原理、试验步骤、试验结果等内容,完善了工作组讨论稿,并对后续各阶段工作进度进行了安排。
2024年7月~10月,根据各参编单位提供样品,开展验证试验工作,征集样品10份,七家单位进行交叉验证工作,由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汇总试验数据。
2024年10月31日线上形式召开第二次工作组会议,会议针对首次验证数据结果进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修改了预试验内容,增加“8.1.4估计值也可根据其他途径或经验获得。”可采取其他更为接近实测值的方式获得估计值,简化试验操作次数。
2.热熔胶(非密封胶产品)使用该方法测试试验结果良好,内容补充编制说明中。
3.试验结果存在差距,统一聚乙烯薄膜,进行二次验证工作。试验周期为11.1~11.25。2024年11月,各参编单位提供新样品,开展二次验证试验工作,征集样品9份,6家
单位进行交叉验证工作,由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汇总实验数据。
2024年12月20日线上形式召开第三次工作组会议,会议讨论标准草案形成征求意见稿,针对二次验证数据结果进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删除范围中单、双组分表述,使表述简洁明了;
2.6.1标准试验条件中指出试件制备及试验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进行;
3.试验步骤中增加“估计值可根据预试验、制造商或其他途径获得”,提供估计值获得其他方式,以适应实际操作;
4.试验过程增加覆盖薄膜要求,以适应实际操作;
5.试验过程增加对特殊密封胶及剥离速度的注释,表明试验可能产生误差情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藏医疾病分类与代码 编制说明.docx
- 藏医疾病分类与代码 编制说明.pdf
- 地理信息 线性参照 编制说明.docx
- 地理信息 线性参照 编制说明.pdf
- 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试验方法 第5部分:酸值的测定 编制说明.docx
- 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试验方法 第5部分:酸值的测定 编制说明.pdf
- 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试验方法 第6部分:粒度分布的测定 编制说明.docx
- 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试验方法 第6部分:粒度分布的测定 编制说明.pdf
- 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角分辨散射的试验方法 编制说明.docx
- 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角分辨散射的试验方法 编制说明.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