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关于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
为适应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
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经过这段时间的培训,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全面的了解与认识,下面
具体谈谈我的几点思考。
一、新课程标准的新变化
面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要求,与前两版相比,
2022年版新课程的结构框架更加完善,核心素养导向更为明确,学业质量标准操
作性更强,立德树人育人目标落地路径更加清晰。新课程标准的新变化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着重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新课标核心素养遵循义务教育规律并充
分体现义务教育的特性:基础性、综合性与成长性,为学生高中阶段乃至终身发
展打根基。注重各门课程对促进学生一般发展的功能,通过凝练各门课程培育的
核心素养,深度挖掘各课程的育人功能,精准设定教学目标,并将立德树人的任
务具体落实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各课程共同发力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此外,与以前的义务教育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目标相比,新课标指出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升,是课程学习后具备的
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正确价值观,核心素养可教、可学、可评。
第二,学业质量标准可操作性更强。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统领,明确各学科
课程内容及学业质量标准,以便教师把握教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为课程实施与评
价提供依据。在原有教学大纲内容=要求基础上,2001、2011年版规定了教什么、
学什么,2022年版在内容结构上进一步优化,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
不仅是作业、测验、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为测评学生核心素
养及其表现水平提供了具体参考。
第三,课程设置更合理、学制安排更灵活。首先,新课标明确了不同课程的
性质与要求,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拓展补充,学校在地方课程上
具有一定选择权,学生在校本课程上有自主选择权,通过多种形态的课程服务来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其次,在学制安排上,新课标给予了更大的弹性空
间,科目设置要求也更加明确,以地理开设问题为例,明确“五四”学制地区可从
六年级开设地理。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明确了年级周课时和各门课程总课时
的上下限,新增劳动教育内容,要求信息科技单独设课,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第四,新课标拓宽了融通维度。一是课程融通,在教学内容结构优化的基础
上强调教学整体性。二是课程内育人目标的前后融通,知识结构的多渠道融通,
注重跨学科研究性学习。三是学段融通,通过一体化课程设置,根据学生成长规
律进行学习能力评估,加强在认知、情感、社会性方面的幼小初高一体化融通。
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路径
(一)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一方面,完善专业服务体系。(1)教育部应组建专家团队,研制新课标实施
指南,开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工具,并为教师提供大量的优质教学案例资源。(2)
充分发挥各级教研人员的专业能力,构建“教研员全员服务、名师带动、骨干引
领”的专业支持体系,使教师在实施新课标过程中能够实现“经验可分享、问题
能解决”。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赋能。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
式,也改变了教学方式,近年来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也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新常态,
新课标的顺利实施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1)建立课程实施数字平台。教
育智慧云平台为课程实施提供了丰富的数字课程资源,教育部应加大数字新课程
供给力度,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课程资源,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2()学校应加
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服务支持技术,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加
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进而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及
时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以便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方面,教育部门应结合新课标内容加强教学改进研究,构建“核心引领、
联盟推进、整体提升”的工作机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教学研究方法,集
中力量攻克教研难关,激发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研究新课标、
应用新课标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基于“教学评一致性”改革教学方式,以学
习目标为引导,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围绕核心要素通
过系列化的问题设计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探究性情境创设,来推动学
生能力迁移,实现教学评一致。
(三)转变教与学的关系
要想有效实施新课标,作为教师,我们应转变教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