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报告

PAGE

1-

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报告

一、秸秆综合利用现状概述

1.1综合利用政策法规及标准体系

(1)国家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促进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此外,《秸秆综合利用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法律保障,明确了各级政府、企业和农民在秸秆综合利用中的权利和义务。

(2)为了规范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标准和操作流程,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包括《秸秆还田技术规范》、《秸秆生物质能发电技术规范》等。这些标准对秸秆的收集、处理、运输和利用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了秸秆综合利用的顺利进行。同时,各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以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

(3)在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和支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例如,设立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创新;举办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应用,为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1.2综合利用技术及工艺

(1)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秸秆还田、能源化利用、饲料化利用、基料化利用和食用化利用等。秸秆还田技术通过机械粉碎和翻耕,将秸秆与土壤混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能源化利用技术如生物质能发电,通过秸秆燃烧或气化等方式,将生物质能转化为电能。饲料化利用技术包括青贮、秸秆发酵等,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作为动物饲料。

(2)在秸秆能源化利用方面,先进的气化技术可以将秸秆转化为可燃气体,用于发电或供热。此外,秸秆成型燃料技术将秸秆压缩成高密度燃料,便于运输和储存。秸秆基料化利用技术则将秸秆用于生产食用菌、生物质板材等,拓宽了秸秆的应用领域。食用化利用技术如秸秆栽培食用菌,不仅提高了秸秆的附加值,还提供了丰富的食用资源。

(3)秸秆综合利用工艺流程涉及秸秆收集、预处理、加工利用等多个环节。秸秆收集环节采用机械化或人工方式,确保秸秆资源的及时收集。预处理环节主要包括秸秆的粉碎、浸泡、发酵等,为后续加工利用提供条件。加工利用环节根据不同的利用方式,采用相应的工艺技术,如秸秆还田采用翻耕技术,秸秆能源化利用采用气化或燃烧技术等。整个工艺流程注重节能环保,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3主要综合利用模式

(1)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模式之一是秸秆还田模式,该模式通过将秸秆粉碎后直接深埋土壤中,作为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这种模式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使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秸秆还田模式适用于各种农作物,尤其适用于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等。

(2)秸秆能源化利用模式是通过生物质能技术将秸秆转化为能源,如生物质发电、供热和生物质成型燃料等。这种模式不仅能够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能产生经济效益。生物质发电模式通常采用秸秆气化或直接燃烧技术,供热模式则适用于农村地区的冬季取暖需求。生物质成型燃料则作为一种清洁燃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庭。

(3)秸秆饲料化利用模式是将秸秆转化为动物饲料,主要包括青贮、秸秆发酵等工艺。青贮是将秸秆与一定比例的青贮添加剂混合,在密封条件下发酵,制成青贮饲料。秸秆发酵则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使其成为优质饲料。这种模式有助于减少饲料粮的使用,提高动物养殖效益,同时降低环境污染。秸秆饲料化利用模式适用于各类畜禽养殖,如养猪、养牛等。

二、秸秆还田情况分析

2.1还田面积及比例

(1)近年来,我国秸秆还田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据统计,全国秸秆还田面积已达到数亿亩,占总秸秆产生量的比例逐年上升。在主要粮食生产区,秸秆还田已成为常态,如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的秸秆还田面积占比超过70%。这一比例的提升,有效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化肥使用,对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2)然而,不同地区秸秆还田面积及比例存在较大差异。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秸秆还田面积较大,比例较高,主要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而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受技术、经济条件等因素限制,秸秆还田面积及比例相对较低。为促进秸秆还田的均衡发展,各地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技术培训、设备补贴等扶持力度。

(3)在秸秆还田面积及比例的提升过程中,一些地区已形成了一批典型的秸秆还田模式。如东北地区以机械粉碎还田为主,南方地区则多采用堆沤还田和覆盖还田等方式。这些模式在提高秸秆还田效

文档评论(0)

132****78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