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大阿尔贝尔山位于德国南部,左图是该山某坡日平均最低气温垂直分布情况,右图是该山坡山麓—半山腰—山顶不同植物新梢长到4厘米时的日期。调查显示,欧洲越桔与山毛榉的新梢生长速度一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右图中物候垂直分布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降水分布

C.局地环流 D.大气环流

2.右图显示,大阿尔贝尔山的山毛榉()

A.新梢比越桔更耐寒 B.海拔越高发芽越晚

C.发芽普遍晚于越桔 D.5月22日开始发芽

3.栽培喜温、惧寒水果的最佳地段是该山地的()

A.山顶 B.半山腰

C.山麓 D.洼地

【答案】1.C2.A3.B

【解析】

【1题详析】

大阿尔贝尔山该坡度相对高差较小,海拔高度相差并不大,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海拔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650米到800米高差气温应下降0.9℃,但该山坡在此高度气温却上升,说明海拔高度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A错误;图文信息中没有关于降水量分布信息,无法判断,排除B;大气环流应是影响该山的背景风,德国南部受盛行西风影响,若自受其影响,气温应随海拔下降,D错误;图中显示半山腰气温最高,山顶和山麓地区气温都较低,说明影响该山不同地区有多个局地环流,从而导致该山气温不规律分布,C正确。故选C。

【2题详析】

图中显示山毛榉在同一海拔与欧洲越桔相比,新梢长到4厘米时的日期更早,而欧洲越桔与山毛榉的新梢生长速度一致,说明山毛榉较欧洲越桔更早发芽生长,而发芽时气温较低,新梢生长期间更耐寒,A正确,C错误;在650米-750米的空间范围内海拔越高发芽越早,B错误;不同海拔的山毛榉发芽时间不同,D错误。故选A。

【3题详析】

据图示信息显示半山腰地区较山麓和山顶最低气温更高,说明半山腰处气温最高,最适宜栽培喜温、惧寒水果,B正确,排除ACD。故选B。

下表示意我国某山地北坡从山麓至山顶的植被类型和年降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植被类型

海拔高度

年降水量/mm

冰原

4000米以上

200

草甸、苔原

3300~4000米

200~350

M

2300~3300米

350~570

草原

1500~2300米

240~350

半荒漠

1500米以下

150~240

4.植被M的形态特征是()

A.叶片卵状宽阔 B.多生长板状根

C.树体多呈塔型 D.个体矮化弯曲

5.植被M分布区域降水量较多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纬度

C.海陆位置 D.地形

【答案】4.C5.D

【解析】

【4题详析】

该山地垂直自然带中,M介于草原与草甸、苔原之间,其年降水量多于两侧的草原、草甸及苔原,是该山体最多的地方,该地海拔高度在2300~3300米,故M代表的植被类型最可能为针叶林,树体多呈塔型,C正确;叶片卵状宽阔的大多为温带落叶阔叶林,A错误;多生长板状根为热带雨林,B错误;个体矮化弯曲指的是矮曲林,D正确,故选C。

【5题详析】

M的海拔在2300~3300米,水汽沿山体不断爬升,遇到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D正确;M与其他植被分布区均位于山地北坡,大气环流、纬度、海陆位置差异小,大气环流、纬度、海陆位置不是植被M分布区域降水量较多的主导因素,ABC错误,故选D。

云南省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现象,当地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暖分别对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产生显著影响。下图示意1986年和2010年该省不同海拔范围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导致该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海拔呈单峰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降水 B.温度

C.坡度 D.植被

7.造成该省海拔3000~4000米处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的人类活动可能是()

①水电开发②建设自然保护区③砍伐森林④开设工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1986-2010年,气候变暖对该省海拔5000m以上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植被增多,有机碳来源增加 B.温度升高,有机碳分解加快

C.冰川退缩,有机碳侵蚀减弱 D.降水增加;有机碳侵蚀增强

【答案】6.D7.B8.A

【解析】

【6题详析】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不同的植被类型,有不同的养分归还方式,所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是不同的,导致该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海拔呈单峰变化的直接因素是植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