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煤矿地表沉陷岩移观测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3

PAGE

PAGE1

内蒙古友恒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益民煤矿

5201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设计

部门:地测科

2016-1-1

本要求以《煤矿测量规程》和《工程测量规范》为标准制定,仪器以全站仪为主。如使用其它仪器,如RTK但必须精度达到相应的要求。

由于5201工作面是益民煤矿5-2煤层首采工作面,同时我矿对5-2煤开采对地表的影响没有具体的观测资料数据,因此对该工作面应布设地表岩移观测站,详细了解5201工作面的采动对上方地表影响情况,以便为以后的开采做出合理、科学的安排。通过此次观测得到一系列技术资料和数据,为以后5-2煤的合理、安全开采提供可靠依据,解决本采区的安全开采问题,并为留设村庄、建筑物保护煤柱提供技术资料数据,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地表生态环境。为此我们对5201工作面地表沉陷此设计。

呈上审批:

编制:

总工:

矿长:

工作面采动面积为0.325km2,采深在105—130米范围内。详情请参阅附录《井上下对图》以及地质说明书。

三、基本要求

1、通过此次观测掌握由于开采引起的地表与岩层移动的基本规律,确定以下内容:

①.采矿、地质条件与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关系。

②.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分布及其主要参数。

③.通过观测总结出5-2煤层的移动角β、γ(或λ)、δ;边缘角β0、γ0(或λ0)、δ0;裂缝角β′、γ′(或λ′)、δ′;最大下沉角θ;充分采动角ψ1、ψ2、ψ3;超前影响角ω;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φ的值等。

④.地表、岩层在开采过程中的移动和移动时间的关系。

⑤.地表建筑物破坏形式及破坏规律。

⑥.地表裂缝、台阶与开采关系。

⑦.采煤结束后地表岩层的稳定期。

2、为了获得全面的客观的可靠资料,在设置观测站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方设置。因此就5201工作面而言应在全煤区段设置两条东西向观测线(横向);南北向观测线设置一条线(纵向),位于以采煤横断面全煤区中点的连线。

通过对各观测站资料的综合分析,为制定留设保护煤柱技术规定提供资料。

3、地表观测站必须按要求进行定期观测。每次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并提供资料。

4、设置观测站前必须编写观测站设计,并报请矿方相关部门主管单位审批。

观测站设计由文字说明和图纸两部分组成。文字部分包括观测站设计书。图纸包括井上、下对照图(包括观测线和观测点的位置)、观测线剖面图(包括观测线长度的确定)。

5、本技术要求的依据为:《煤矿测量规程》,《工程测量规范》。

四、建立观测网

1、建立观测基准点:

本工程必须布设至少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并且基准点的数据必须从国家四等网以上的点位以四等导线标准联测取得。

2、建立工作控制点网:

本工程的工作控制点网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并且控制点尽可能地在观测线上。并且工作控制点网必须以基准点为起始边组成闭合导线网。施测标准为一级导线。

3、设置观测点线:

①、变形观测线设制为2条横线和1条纵线,两条横线应在全煤区,且距离至少相距50米;一条纵线位于工作面中部全煤区。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并且应设置成直线。在每条观测线上工作面以内,布设两个岩移观测点。

②、横向观测线和纵向观测线的长度,由于没有相当的数据可供参考,由施工方根据相应的资料进行设计确定。

③、观测线上点的距离为15—20米。

④、每条观测线用二级导线进行施测。对于不设测站的观测点以DJ2级仪器一次对中两个测回。

4、控制点和观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埋设的控制点和观测点必须用全站仪按设计标定,并应尽可能使观测点中心位于控制点连线的方向上;

②在非冻土地区,测点的埋设深度应不小于0.6m。在冻土地区,测点的底面一般应在冻结线0.5m以下。测点采用浇注式或混凝土预制件;

③.当地表至冻结线下0.5m内有含水层时,一般应采用钢管式测点;

④.埋设的测点应便于观测和保存。如预计地表下沉后测点可能被水淹没,则点的结构应便于加高;

⑤.在一般情况下,倾斜观测线上观测点编号应自下山向上山方向顺序增加,走向观测线上观测点编号应按工作面推进方向顺序增加。

五、施工标准

基准点、工作控制网和地表岩移观测分别用四等导线、一级导线和二级导线。

其成果资料要达到下表值:

等级

附(闭)合导线长度(km)

一般边长

(km)

测距相对

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四等导线

10

1—2

1:100000

±2.5

1/40000

一级导线

5

0.5

1:30000

±5

1/20000

二级导线

3

0.25

1:20000

±10

1/10000

导线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

等级

测角中误差

(″)

测回数

方位角最大闭合差(″)

DJ1

DJ2

DJ6

四等导线

文档评论(0)

135****82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