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溶血反应实验分析
PAGE2
溶血反应实验分析
溶血反应实验分析
溶血反应是输血时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上最危险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将危及患者的生命,及时准确分析溶血反应的原因对输血及临床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发生的两例溶血反应进行实验分析。
一、溶血反应的原因
1.红细胞破裂红细胞发生破裂是溶血反应最基本的原因。如果输入血制品被机械性因素如玻片、橡皮管或玻璃瓶等所破坏,或者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热击,均可导致红细胞破裂。另外,冷凝集素或温抗体也可引起红细胞凝集,红细胞表面凝集的红细胞可相互聚集并形成团块,造成循环中红细胞的破坏。
2.血红蛋白从红细胞逸出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从红细胞逸出而发生溶血。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在体内积聚,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
3.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错误这是发生溶血反应最常见的因素。由于Rh因子、MN血型抗原或不规则抗体(多数是天然抗体,少数是免疫性抗体)引起的凝集反应,可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凝聚,造成血管内溶血。
二、溶血反应的实验分析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标本:发生溶血反应的前后两次输注的血制品(包括血液、血浆、血小板、凝血因子等)。
(2)试剂和仪器:抗A、抗B标准血清;抗A、抗B和抗D单克隆抗体试剂盒;低离子强度生理盐水;电子天平、离心机、显微镜、微量加样器等。
(3)实验方法:对发生溶血反应的前后两次输注的血制品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ABO血型、Rh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等。根据试剂盒说明书使用单克隆抗体法进行检测。
2.实验结果
(1)发生溶血反应前后的血制品ABO血型、Rh血型等基本项目检测结果一致。
(2)发生溶血反应后输注的血制品与受血者血清发生凝集,经盐水冲洗后不溶解,表明有凝集反应发生。
(3)对受血者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显示存在不规则抗体,为温抗体。进一步对不规则抗体进行鉴定,确定为Rh系统抗体。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受血者曾接受过亲属输血,可能存在亲子间的免疫反应。
(4)对输注的血制品进行离心检测,可见上层血清或血浆呈淡黄色或红色,底部残留物呈暗红色或黑色,表明存在溶血现象。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红细胞大量溶解。
三、结论与讨论
本实验对发生溶血反应的两份血制品进行了全面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输注的血制品与受血者血清发生凝集反应是导致溶血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输注的血制品存在大量不规则抗体是导致溶血反应的次要原因之一;输注的血制品存在溶血现象也是导致溶血反应的原因之一。因此,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应重视交叉配血试验和不规则抗体筛查,确保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应加强输血前后的监测和记录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并发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总之,溶血反应是输血过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通过本实验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为临床输血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依据和建议。
溶血反应实验分析
溶血反应是输血最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受血者的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分解产物游离到血浆中,使受血者出现发热、血红蛋白尿和溶血性黄疸。为了有效预防溶血反应,我们必须对一些关键的实验环节进行仔细分析。
一、溶血反应的原因分析
1.红细胞受物理损伤破裂产生溶血:如采血时的针头过细、采血时未能抽尽,输血时血液在管内产生较大幅度的震荡,特别是含有凝集的红细胞时,红细胞可因物理损伤而破裂产生溶血。
2.血液保存运输条件不佳导致红细胞破裂产生溶血:温度是影响血液质量的关键因素,温度升高可使血液的pH值下降,发生红细胞破裂。如果血液保存温度低于室温,尤其是温度极低时,可使红细胞发生凝聚,体积增大,变形能力降低,受机械损伤的机会增多,导致溶血。此外,输血过程中,如发生管道堵塞需反复推拉管子或针头堵塞后强行输液,都必须使血液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幅度的震荡,导致红细胞破裂产生溶血。
3.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不适当:抗凝剂过量或与血液混合不均匀导致局部浓度过高,引起红细胞破坏。
4.保存期红细胞发生自溶:保存期过长的血液有自溶或污染的可能,导致红细胞破坏。
二、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采血时要核对好献血者的姓名、编号与献血卡片是否一致,防止同名同姓引起的溶血反应。输血前要再次核对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姓名、交叉配血试验记录单与受血者标本是否一致,防止发生错输。
2.采集血液时要保证血液质量:在采集血液时要注意采血量及采血深度,防止采血过快、过猛或针头过细等导致红细胞受损。同时也要注意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和均匀度。
3.输血前后要轻轻摇动血袋,并注意观察有无溶血现象:输血前应仔细检查血液质量,如发现血液呈鲜红色、淡红色或混浊不清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输注并报告。输血时要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