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造林碳汇
(CCER—14—001—V01)
1引言
造林碳汇项目可通过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实现二氧化碳清除,是减缓
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本方法学属于林业和其他碳汇类型领域方法学。符合条件的造林碳
汇项目可按照本文件要求,设计和审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以及核算和核查温室气体
自愿减排项目的减排量。
2适用条件
本文件适用于乔木、竹子和灌木造林,包括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材林等造林,不
包括经济林造林、非林地上的通道绿化、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绿化,使用本文件的造林碳汇
项目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a)项目土地在项目开始前至少三年为不符合森林定义的规划造林地;
b)项目土地权属清晰,具有不动产权属证书、土地承包或流转合同;或具有经有批
准权的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批准核发的土地证、林权证;
2
c)项目单个地块土地连续面积不小于400m。对于2019年(含)之前开始的项目,
2
土地连续面积不小于667m;
d)项目土地不属于湿地;
e)项目不移除原有散生乔木和竹子,原有灌木和胸径小于2cm的竹子的移除比例总
计不超过项目边界内地表面积的20%;
f)除项目开始时的整地和造林外,在计入期内不对土壤进行重复扰动;
g)除对病(虫)原疫木进行必要的火烧外,项目不允许其它人为火烧活动;
h)项目不会引起项目边界内农业活动(如种植、放牧等)的转移,即不会发生泄漏;
i)项目应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符合行业发展政策。
3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文件。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424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GB/T38590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程
CH/T8024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
LY/T1812林地分类
BD420073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向设备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1
-1-
4术语和定义
GB/T15776、GB/T18337.1、GB/T26423、LY/T1812、LY/T2647、LY/T2736和TD/T
105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1
造林forestation
在不符合森林定义的规划造林地上,通过人工措施营建或恢复森林的过程。
[来源:GB/T15776-2023,3.1,有修改]
4.2
规划造林地planningafforestationland
依据全国国土调查及其最新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数据,综合考虑降水、积温、地貌、
海拔、坡度、坡向、地表基质、土壤类型等自然条件,在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的,可
用于造林绿化的用地空间。
[来源:《造林绿化落地上图技术规范(试行)》(办生字〔2021〕87号),3.1,有
修改]
4.3
森林forest
包括乔木林、竹林和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其中,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按照国家
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八十三条]
4.4
乔木林arborealforests
由乔木(含因人工栽培而矮化的)树种组成,郁闭度≥0.2的片林或林带。其中,乔木
林带行数应在2行以上且行距≤4m或林冠冠幅水平投影宽度在10m以上。
[来源:GB/T26423-2010,6.68,有修改]
4.5
竹林forestsofbamboos
附着有胸径2cm以上的竹类植物,郁闭度≥0.2的片林或林带。
[来源:GB/T26423-2010,6.69;LY/T1812-2021,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建筑业...路径选择——以Y市Z区为例_胡彩霞.caj-2023-02-27-18-07-09-245.pdf
- 清华大学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实务手册.pdf
- 碳排放评估报告__(2023年度__复旦大学管理学院.pdf
- 民生证券:多地充电桩政策积极响应,储能项目需求稳步推进.pdf
- 新项目信息系统前置工作指引必读v1.2.pdf
- 远卓—中远集团深化企业改革对策与措施总报告.pdf
-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白皮书(2022年).pdf
- 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__2021年度__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报告.pdf
- 思瑞浦微电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pdf
- 提升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性-HYDREX.pdf
- 碳数据在线填报指南.pdf
- 人福医药2021ESG报告.pdf
-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风电场典型设计-风电场(V4).pdf
- 远卓—大通国际—会议一稿.pdf
- 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目标到行动.pdf
- 木薯燃料乙醇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及碳中和策略研究_耿中峰.caj-2023-02-27-18-06-53-876.pdf
- 数据中心碳中和实现路径研究_魏俊旗.caj-2023-02-27-18-07-03-900.pdf
- 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用研讨_何仙.caj-2023-02-27-18-07-11-484.pdf
- 沼气利用项目碳资产开发与管理--百川畅银.pdf
- 双碳背景下产品碳足迹政策与实践.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