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可循环使用包装箱碳减排量化核算指南》
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碳排放的量化是国家寻求低碳发展路径的重要基础,不仅可为低碳路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根据碳排放计算结果,还能进一步探明排放的碳源,确定各行业领域相应的低碳化路径及适用的低碳技术。要实现不同层面的碳减排目标,必须建立相应的碳排放核算体系。构建统一的碳减排核算标准,规范碳减排数据计算方法,可循环使用包装箱的碳排放核算将更加科学有序地展开,在可循环使用包装行业内具有指导意义。
为了贯彻实施能源节约、环境保护政策,落实“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规范可循环使用包装碳减排核算方法,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根据《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本标准。
2.起草单位
冯相昭工信部赛迪研究院
李芬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高建生安徽新兴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宋桂兰、包刚、张煜北京天安盾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苏昱北京航天凯恩新材料有限公司;
姚国新安徽柒柒九天塑业有限公司;
汪龙生怀宁金凡纸塑包装厂;
华兴徐新疆碳汇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洪毓冬安徽天韵无纺布有限公司;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1.制定标准的必要性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排放工作,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社会承诺,我国的二氧化碳量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引领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和重新构筑新一轮国际竞争优势的机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2023年4月21日,国家标准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工作重点,支撑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林业草原、金融、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实现各类标准协调发展。根据《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到2025年制修订不少于1000项“双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在‘双碳’目标下,包装行业急需绿色升级,将原有的大部分包装变革成可回收和可重复使用的,如何保证包装可回收、可降碳,需要通过碳减排量的深入探
索,制定相关标准引导产业技术发展。通过碳减排量的深入探索,旨在通过科学、统一的标准,测算评估包装企业、物流平台等行为主体践行绿色行为的碳减排量,进而推动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与此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废物回收再利用,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制定标准的意义
包装行业高质量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包装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息息相关,已成为我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规模达1.2万亿以上;包装产业具有较大的减污降碳潜力,有关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包装材料消费量约为3000万吨,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30%-40%,因此下游的消费品企业要与上游的包装生产企业共同探索绿色包装解决方案,努力构建覆盖材料、设计等多个环节的包装全周期绿色发展体系,推动包装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包装材料消费国,2021年销售额超过了2500亿美元,同时也是近几年销售增长最快的市场。加强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支撑妥善处理包装污染问题,已成为行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自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以来,包装行业面临着多重挑战,即要实现企业的碳减排,产品碳足迹和生产销售过程的碳排放,也要减少消费者的包装浪费,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目前还没有针对可循环使用包装箱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量化准则。对于企业在周转箱方面的管理体系和评价标准,目前也是空白。设定评价标准,对于企业开展相关工作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由此,立项可循环使用包装箱碳减排量化核算碳减排量化细则,为今后国内个人碳交易提供方法学支撑,为各类机构参与个人减少包装浪费减排量商业化提供权威性、基础性支持。包装产业作为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贯彻落实“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国家战略部署,以发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