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主题汇编之走进历史 品读名人训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重难点复习攻略.docxVIP

散文阅读主题汇编之走进历史 品读名人训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重难点复习攻略.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散文类文本·主题·期末分类汇编

★走进历史·品读名人★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的村庄

马继军

说到苏轼的村庄,四川的眉州,湖北的黄州,海南的儋州等,这些地方都属于苏轼的村庄。

眉州是苏轼的故乡,他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及青年的大段时光。20多岁走上仕途后,只在33岁时父亲苏洵去世,才回故里为父尽孝,离开时手栽荔枝,与友人约定树长成即归眉山。但终老也没有回到故乡。

黄州城外的东面的一片坡地上,苏轼在此拓荒种禾,筑屋为家。苏轼还以此地命名“东坡”,称其为苏轼的村庄也理所当然。海南儋州中和镇,苏轼在那里住了近三年,也曾想若难以北归就终老于此。

可有个村庄,却陪伴了苏轼900多年。①她与苏轼亲如近邻,恍若一家,风风雨雨,不弃不离,也还会永远地陪伴下去。

它是位于河南省郏县城西北约50公里的苏坟寺村。

苏坟寺村有两山东西相峙,状若列眉,而名小峨眉山,与苏轼老家的眉山极其相似。因诸多原由,苏轼在常州去世后,便于1102年农历润6月20日归焉于此。10年后,苏辙在许昌病故,也随兄埋葬于此。元代郏县县令杨允曾置苏洵衣冠冢于两子身边,故称三苏坟,后名三苏园。

近千年来,前来三苏园拜谒的人络绎不绝。但墓园旁的苏坟寺村却冷冷清清,游人少至。②毕竟三苏园已是风光绚丽,情韵万千,让人目不暇接,宛如饱尝一顿山珍海味的大餐,对路边的野菜野味没有太多的食欲,尽管她是那样的清纯和芬芳。

然而,去年,微信视频“守护苏东坡乡村春晚”的一幕幕场景,却使我决心前去看一看了。

村庄在墓园的西面,相距只有一墙之隔。

墓地在人们的观念意识中是阴森不祥之地,人们安家选宅,总是避而远之。而在这里,却间隔一墙,仿若邻居。

走进一户紧邻墓园的家院。一位70多岁的老汉坐在院内,形态安然,似在养神,他见我前来,起身相迎。我问他离三苏园这样近,感觉咋样,他微笑着说:“离东坡这样近,还能不好吗!”

墓地的旁边是村民的田地。村民们常常扛锨荷锄,在墓园中走过,如伞的柏荫给他们带来一片爽凉。③盛夏中午,村民们三三两两地拿着苇席和床单,在墓园中那浓荫覆盖的地面上,那青砖铺就的殿堂里,舒舒服服地睡个午觉,享受这墓园馈赠的舒畅与快乐。

不过,来到墓园,得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听村民说,村西头有个村民,看到三苏园里有块石头,他觉得垒猪圈很合适,就将其拉到家中,结果他喂的猪死了一头又一头……

20世纪70年代,一位农民看到墓园里有根干枯的柏枝,就扛回家中用。结果那一年他给生产队喂的牛就病死了……

这也许只是生活中的一种巧合,一种偶然的现象,但他们总是与三苏园联在一起,可见这里的人们对三苏的敬畏之情了。

在村民心中,苏轼既是他们的邻居、家人,又是护佑他们的神灵。

每当初一和十五,不少村民就会来到三苏园中,烧纸燃香,深表敬意。许多人家还供奉着东坡。村民们说,自从敬了东坡,日子过得格外称心。

在苏坟寺村,有一位103岁的老人,住在离三苏园百米之处,老屋土墙,院落陈旧。老人虽已年过百岁,简陋的厨房,土垒的锅台,堆放的柴草,外出的烟囱熏得一片墨黑。老人做饭冒出的烟火也一定会飘到不远的三苏园内,喜欢人间烟火的苏东坡也一定会望之欣然,闻之陶然吧!老人说,她家离三苏园很近,她天天在家给苏东坡烧香磕头,这应该是东坡给的福分!

苏坟寺村370多户、1200多口人,绝大多数是王姓村民,姓苏的没有一家。千百年来,他们祖祖辈辈、子子孙孙在这里守护着东坡,并为这样的守护感到荣光和自豪。

2022年,一个“守护苏东坡云村民”的名字在这里响亮叫起,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守护苏东坡云村民”的村长是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刘楠,郑县人。她曾是央视“新闻1+1”的主编。她被村民守护三苏初心不渝的信念与情怀感动,故发起了“守护苏东坡云村民”活动,并得到了苏轼宗亲、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互联网时代,也许村民的身份已不再属于一方地域、一片村舍的范畴,而是有了更加宽泛的概念与空间。④苏轼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村民,“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也会乐得眉开眼笑,满心欢喜吧!

2023年农历正月十六日下午,“守护苏东坡乡村春晚”在三苏园的广场上举行。春晚以苏坟寺村守护三苏文化为主题,村民们怀着对三苏的深情厚爱,踊跃参与,争当演员,把一个个充满乡情土味的节目呈现出来:村民隔空对话,问东坡为何归焉他们的家乡;东坡在海南培养的举人姜唐佐前来拜谒恩师墓,苏辙帮兄兑现诗书情缘;苏东坡与王闰之合葬本村的过往深情……这一幕幕场景,苏轼如若走得出来,驻足观看,也许会动情落泪吧!

我居住在苏坟寺村的民宿,距三苏园仅200米。

那一夜,我居然梦见了苏东坡:苏东坡身着布衣,时而低头看书,时而抬头望天;村外的田地里,他身着布衣,坐于田埂,形同歇息,神态坦然。“此心安处是吾乡”,苏东坡已与身边的村庄融为一体,到邻居家串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