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复习讲义)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pdf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复习讲义)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清单

第1课我们的地球模型

1.地球的结构由地壳、地幔、地核以及大气层组成。

2.地球表面主要是由海洋和陆地构成的。其中海洋的面积大于

陆地的面积,海洋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约占

29%。

3.地球是一个球体。

4.地球是一颗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动,这个运动叫地球公转。

同时,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又在不停地自转,最大的特点

就是地轴倾斜。

5.地球形成的时间相当古老,它的年龄已经超过了40亿年。

6.观察常用的地球仪,我们可以知道

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指示东西方向

的圆圈是纬线;连接南、北两极,指

示南北方向的线是经线。

7.在地球的结构中,地壳是最薄的一层,并且

地壳的厚度是不均匀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

米;地幔是介于地表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厚

度将近2900千米,主要由致密的岩造物质

成。地幔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

层。地核平均半径为3500千米,厚度最厚。

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

1.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地球上被阳光照到的地方处于白昼,没被照到的地方处于黑

夜。

2.昼夜交替是地球常见的天文现象。

3.地球上一昼夜的时间是24小时(或1天)。

4.昼夜交替的假说

5.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用地球模型

(或乒乓球等球体)模拟地球。通

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上面四种假设

都可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我们发现: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有关。

6.由于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是不同

的,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地区,太阳终年斜射,昼夜长短变化最

大。南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还会出现太阳终日不落或者终日不

出的现象,这就是极地地区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在南北极点有

长达半年的极昼和极夜。

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1.对于地球运动的探索,人类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在

整个历史上影响较大的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是托勒密的“地心

说”,第二种是哥白尼的“日心说”。

2.“地心说”和“日心说”

天文学家

主要观点相关证据

及观点

1.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所有的人

都会同时看到太阳或星辰的出没,

1.地球是球体。

但事实并非如此。

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

托勒密2.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会带动其他

动。

地心说物体,如云彩等等一起转动,人们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

看见的却是云彩,鸟类在自由运动。

转,并且每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

3.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每天

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

1.如果在帆船桅杆顶端放一个光

1.地球是球体。

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会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

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

哥白尼一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售后加V wkl436858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