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研究报告
PAGE
1-
工程海绵城市建设自评报告格式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1)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模仿自然水文循环,构建生态友好的城市水环境系统。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涝、水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海绵城市建设应运而生,旨在通过提高城市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能力,实现城市水循环的良性循环。
(2)项目所在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该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且城市扩张迅速,原有的自然水系遭到破坏,城市排水能力不足,内涝问题尤为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项目所在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号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旨在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项目背景还体现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和支持海绵城市建设,为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海绵城市建设市场需求日益旺盛,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2项目目标
(1)项目目标旨在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实现城市水循环的良性循环,提高城市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能力。具体目标包括:一是降低城市面源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二是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减少内涝风险;三是增强城市生态功能,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四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项目目标还要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以下目标:一是提高城市绿色建筑比例,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二是优化城市交通系统,减少碳排放;三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四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3)项目目标还涵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体包括:一是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居住舒适度;二是提高居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培养居民节水、爱水、护水的良好习惯;三是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增强社区凝聚力。通过实现这些目标,项目将为居民创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1.3项目实施范围
(1)项目实施范围涵盖城市中心区域,总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该区域包括老城区、新城区以及部分周边区域,涵盖了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和居民生活区。项目范围内,将针对现有道路、绿地、广场、住宅区等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海绵化改造,以提升区域整体的水环境质量和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2)在具体实施上,项目将重点对以下区域进行海绵化建设:一是城市雨水管网改造,包括新建雨水调蓄设施和改造现有排水管网;二是城市绿地系统建设,通过增加透水铺装、建设雨水花园、湿地等,提高绿地对雨水的吸纳和净化能力;三是住宅小区海绵化改造,推广透水路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实现小区内部雨水的循环利用。
(3)项目实施范围还将包括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的改造,如公园、广场、学校、医院等,通过增加雨水花园、透水地面等设施,提升公共空间的生态功能和雨水管理能力。此外,项目还将注重与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通过区域联动,形成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效应,推动整个城市水环境质量的提升。
二、规划设计
2.1城市水系规划
(1)城市水系规划首先注重恢复和优化城市原有的水系结构,包括河道、湖泊、湿地等自然水体。通过对水系的梳理和连通,形成城市水系的基本框架,确保水体的流动性,减少污染物的滞留,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2)在水系规划中,重点考虑城市雨水径流的收集和利用。通过建设雨水花园、渗透池、生态沟渠等设施,将雨水径流就地消纳,减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同时,规划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城市绿化、景观补水、非饮用水处理等,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利用。
(3)规划中还强调城市水系的生态恢复和景观提升。通过引入本土水生植物,构建生态护岸,恢复河道自净能力,提升水体景观。同时,结合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打造亲水空间,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增强城市水系的亲民性和互动性。在水系规划中,注重水系与城市其他功能的融合,实现城市水系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2.2海绵体布局
(1)海绵体布局以城市自然地形为基础,结合城市规划,将城市划分为多个海绵单元。每个海绵单元内,根据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性质和排水需求,合理布置各类海绵设施,如透水铺装、绿色屋顶、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
(2)在海绵体布局中,注重不同海绵设施的组合应用,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海绵网络。例如,在住宅区,推广透水路面和绿色屋顶,减少雨水径流;在公园和绿地,建设雨水花园和下沉式绿地,增加雨水的滞留和净化;在工业区,采用透水地面和生态护坡,降低地表径流速度,减少污染。
(3)海绵体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