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什么是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是实现神经系统功能的基础。神经元具有独特的结构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每个结构都具有特定的功能。神经元通过突触相互连接形成复杂的网络,实现信息传递和处理。神经元的结构组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中枢部分,包含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负责合成蛋白质和能量供应。树突是神经元的输入端,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轴突是神经元的输出端,将信号传递到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神经元细胞膜的特点选择性通透性神经元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允许某些离子通过,而阻止其他离子通过。静息电位神经元处于静止状态时,细胞膜内负外正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钠钾泵钠钾泵是一种主动运输蛋白,将细胞内多余的钠离子排出,并将细胞外钾离子泵入。静息电位的产生1钠钾泵作用主动运输维持离子梯度2膜内外离子浓度差钠离子外高内低,钾离子外低内高3膜对离子通透性不同对钾离子通透性高于钠离子4静息电位形成膜内外电位差,内负外正神经元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存在着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由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和膜对不同离子通透性不同共同造成的,而钠钾泵的持续活动则是维持静息电位稳定的关键。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静息电位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由于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而产生的。刺激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钠离子大量涌入细胞内,导致膜内电位迅速上升,形成去极化。阈值当膜电位上升到一定阈值时,就会触发动作电位,此时钠离子通道迅速打开,大量钠离子涌入细胞内,膜内电位快速上升。峰值膜内电位达到峰值后,钠离子通道关闭,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大量涌出细胞外,导致膜内电位下降,形成复极化。超极化钾离子继续流出,膜内电位下降至低于静息电位,形成超极化。此后,钾离子通道关闭,细胞膜逐渐恢复到静息状态。电位如何在神经元内传递1动作电位在轴突上产生2离子通道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钾离子通道打开3电信号以跳跃方式沿着轴突传递4突触到达突触末梢动作电位沿着轴突传递,这是一种电信号传递方式。神经元轴突上的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在动作电位到达时打开,导致钠离子流入,使膜去极化,并进一步传播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以跳跃的方式沿着轴突传递,速度更快更有效。最终,动作电位到达突触末梢,准备释放神经递质。神经冲动的传播机制1动作电位到达轴突末梢动作电位沿着轴突传播,到达轴突末梢。2钙离子内流动作电位到达轴突末梢时,引起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3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钙离子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4神经递质扩散至突触间隙释放的神经递质扩散至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5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传递信号。神经递质的释放11.抵达突触末梢动作电位沿着神经元轴突传播,抵达突触末梢。22.钙离子流入动作电位触发突触末梢的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流入突触末梢。33.囊泡融合钙离子与突触小泡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促进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44.递质释放融合后的囊泡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受体的关系特异性结合神经递质与受体之间存在特异性结合,就像钥匙与锁一样,只有特定的神经递质才能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激活受体当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激活受体,引发一系列的信号转导事件,最终导致细胞功能的改变。信号传递受体激活后,会启动一系列的信号传递机制,最终将神经递质的信号传递到细胞内,影响细胞的活动。调节作用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各种机制进行调节,例如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降解以及受体的表达等。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兴奋性的,也可能是抑制性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使突触后神经元更易于兴奋,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则使其更难兴奋。5毫秒持续时间EPSP和IPSP的持续时间通常只有几毫秒。1毫伏幅度EPSP和IPSP的幅度通常只有1毫伏左右。10纳米距离EPSP和IPSP的影响范围通常只局限于突触后膜的局部区域。100倍影响一个神经元可能接收来自数百甚至数千个其他神经元的输入。突触后电位的整合1单一突触单个突触产生的电位变化通常较小,不足以引发神经元的动作电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二调)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人教版七上体育与健康《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单元作业设计 (优质案例18页) .pdf
- 1304管理案例分析2021秋(2022年1月).docx
- 2023浙江英语全国卷 首考.docx
- 【心游汉化组】[PSP]DIABOLIKLOVERS-Haunteddarkbridal-简体中文版【111G】.doc
- 安全趣味运动会看图查隐患参考答案.doc
- DB44_T 2480—2024 铝及铝合金深井铸造安全技术规范.pdf
- 2025年生产部年终工作总结与年度计划.docx VIP
- 国开形成性考核01031《流通概论》形考作业(1-4)试题及答案 .pdf
- 浅析如何加强分包施工单位安全管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