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1页共NUMPAGES3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一、单选题(1.C2.C3.A4.C5.D6.C7.B8.B9.D10.A)
1、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称为()。
A:总悬浮颗粒物B:可吸入颗粒物C:细颗粒物D:大颗粒物
2、影响二氧化硫吸收效率的因素不包括()。
A:液气比B:钙硫比C:空气过剩系数D:气流速度
3、个数频率密度p为最大值时所对应的颗粒物粒径称为()。
A:个数众径B:个数中位粒径C:个数平均粒径D:个数算术平均粒径
4、在同一流体中与颗粒物的密度相同且沉降速度相等的圆球的直径称为()。
A:质量中位直径B: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C:斯托克斯直径D:定向直径
5、利用质量力的作用使颗粒物与气流分离的装置称为机械除尘器,下列哪个不是机械式除尘器。()
A:重力沉降室B惯性除尘器C:旋风除尘器D:袋式除尘器
6、下列不属于电除尘器工作时的三个基本过程()。
A:粒子荷电B:带电粒子在电场内迁移和捕集
C:反电晕D:捕集物从集尘表面上清除
7、在实际应用中,燃烧净化方法不包括()。
A:直接燃烧B:生物燃烧
C:热力燃烧D:催化燃烧
8、燃烧过程中形成的NOx可分多种类型,在高温条件下下列那种NOx产生最多()。
A:燃料型NOxB:热力型NOxC:瞬时NOxD:氧化型NOx
9、用液体洗涤含污染物的气体,而从废气中把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去除,该方法称为()。
A:气体稀释B:气体扩散C:气体吸附D:气体吸收
10、由于气体含尘浓度过高,导致电场内尘粒的空间电荷很高,使电除尘器电晕电流急剧降低,严重时可能会趋近于零,这叫()。
A:电晕闭塞B:反电晕C:电场荷电D:扩散荷电
二、判断题(1.×2.√3.×4.√5.×6.√7.√8.√9.×10.√)
1、大气污染可分为城市污染、农村污染两类。()
2、全球性污染包括温室效应、臭氨层破坏和酸雨三大问题。()
3、影响粉尘安息角和滑动角有粉尘重力、粉尘大小两个因素。()
4、粉尘的导电机制取决于粉尘性质、气体的温度和组成成分。()
5、机械除尘器包括固定床吸附器、流化床吸附器等。()
6、重力沉降室分为层流式和湍流式。()
7、旋风除尘器内粒子的沉降主要取决于离心力和向心运动气流作用于尘粒上的阻力。()
8、旋风除尘器按进气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切向进入式和轴向进入式。()
9、吸附设备按吸附剂在吸附器中的作用力可分为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
10、吸附工艺按操作过程的连续与否可分为间歇吸附流程、半连续吸附流程或连续吸附流程。()
三、填空题
1、大气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2、影响粉尘安息角和滑动角的因素有含水率;颗粒形状、粉尘粒径、粉尘黏性等。
3、机械除尘器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等。
4、旋风除尘器按进气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切向进入式;轴向进入式。
5、吸附工艺按操作过程的连续与否可分为间歇吸附流程;半连续吸附流程或连续吸附流程。
四、简答题
1、简述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区别?
物理吸附通过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产生,吸附热较小,可形成单分子吸附层或多分子吸附层,一种吸附剂可吸附多种吸附质。化学吸附通过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化学键力产生,吸附热较大,只能形成单分子吸附层,一种吸附剂只能吸附某种或几种吸附质。
2、简述双膜理论模型的基本要点?
当气液两相接触时,两相之间有一个相界面,在相界面两侧分别存在着显层流流动的气膜和液膜。溶质必须以分组扩散方式从气流主体连续通过这两个膜而进入液相主体。在相界面上,气液两相的浓度总是互相平衡,即界面上不存在吸收阻力;在膜层意外的气相和液相主体内,由于流体的充分湍动,溶质的浓度基本上是均匀的,即认为主体内没有浓度梯度的存在。
3、简述VOCs控制方法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