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2026届第二次月考(高二上)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1.C
[解析]A项根据第2段“第二种是近现代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可知选项过度推断,原文只是客观说明了两种看法,并非否定第一种观点。
B项“其实他们并没有了不起的道德学间”范围扩大,根据第二段最后两行,可知原文中明确说明没有道德学间的只有“三框”。
D项“反映了华夏诸国文化与圆力上的等级差异”错误,根据原文“春秋时代的杞国为大禹之后,自然是华夏之国,但是因为国力太弱,其国君就一直被贬称为‘杞子’”。可知选项表述有误。“杞国”仅因国力,而非因华夏文化被贬称。故选C.
2.A
[解析A选项说“所以曾子-派整理《论谮》时直接称呼其字以表敬意”错误。因果关系不当。不是因子夏等人后来开宗立派“以表敬意”,而是认为“子夏等人不应该继续得到特别的尊敬”,所以只是“略略有点敬意罢了”。故选A。
3.D
[解析]体现了明显的学科融合的特点。将汉字应用历史上的时代名称以及地理位置融合考察。首先应该注意中原-一带的范围,指的是以周为中心的地区。结合原文第八段,“楚人因是蛮夷戎狄,即便是国君也只能处于低位”,再结合在文中的第四段“华夏小国诸侯和蛮夷戌狄诸侯则统称子或称男”,楚作为蛮夷地区不能够称之为公,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D.
4.①运用文献来证实:例如用《左传●隐公四年》里石碚的例子来论证“子”的称谓在春秋发生了变化。
②运用文献来证伪:例如用“三桓被尊称为“子”来驳“道德学问说。(4分)
5.①西周时期,“子”是对华夏小国诸侯和蛮夷戎狄诸侯的称谓;
②春秋初期,“子”还可以用来称呼华夏大国的公卿;
③战国以后,“子”可以用来称呼公卿大夫及道德崇高学问伟大者。每点2分,共6分。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D“人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并开始做出了改变”理解错误。人们暂时收起异样的眼光,是迫于哈莫先生的社会地位,内心的偏见其实并未改变。
7.C“烘托手法”理解错误,应该改为衬托(反衬)手法,以人们取乐的热闹场面反衬女主人公处境和命运的悲惨。
8.(4分)
①可以客观、全面展现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反思。作者运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叙述,有助于自由地展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也能唤起读者对悲剧的反思;②真实具体地表现世俗观念的愚昧与反动,揭示造成悲剧的根源,增强小说批判现实的力量。送葬人既是事件的见证者,又是参与者,从这个人物视角讲述,更真实具体。
(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9.(6分)
①小说叙述了巴蒂斯特太太的悲惨命运,揭露了恶俗戕害妇女、落后观念根深蒂固的社会本质,引发人们对改良社会的思考。②小说刻画了一群缺乏同情心的冷漠无情的民众,揭露了人性愚昧冷酷,引发重建人们道德良知的反思。
(每点3分,意思相近即可,有其他角度,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一、古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20分)
10.BDG
11.C闭门却扫的却是停止的意思,却话巴山的却是“再”的意思
12.A“礼”是“仁”的内化和自觉错误,应该是“仁是礼的内化和自觉”
13.(1)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显得虚饰浮夸。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2)在院中只种竹和菊,终日悠闲而坐,那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14.材料一:孔子以为山为喻说理,形象生动地阐述学习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1分)
材料二:阐述孔子的处止之道——随时而进,随时而退,肯定并劝勉赵公学习圣人之道。(2分)
【参考译文】
(一)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安适,行事勤勉,言语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可以说是好学了。”
(《论语·学而》)
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论语·雍也》)
孔子说:“好比积土堆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好比填平洼地,虽然才倒了一筐土,但继续堆下去,那是我自己在往前努力。”
(《论语·泰伯》)
颜渊问仁德。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这就是仁。一旦做到这样了,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实践仁德在于自己,哪里在于别人呢?”颜渊说:“请问行仁德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二)
赵公管理九郡,追求简约清静。他的做事风格严厉却不猛烈,待人和顺,但又不无原则地随波逐流。有人犯错,他总是怀恻隐之心来处理,但也不会因此宽恕他。因此他的声名没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西省晋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选科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docx
- 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 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 202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考一模政治试题 Word版.docx
- 上海市奉贤区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上海市奉贤区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上海市虹口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一模试卷 Word版.docx
- 上海市松江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化学试卷 Word版.docx
- 上海市松江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历史试题 答案、解析.docx
- 上海市松江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历史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