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频考点突击版》
(仅适用于考前重点突击哦)
1701、胃的主要功能为受纳和腐熟水谷;
1702、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分别清浊
1703、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化糟粕
1704、膀胱的主要功能为储存和排泄尿液,称为“气化”。
1705、三焦是上、中、下焦的总称,上焦的功能是司呼吸,主血脉;中焦的主要功能是腐熟水谷;下焦的主要功能是分别淸浊。
1706、心与小肠、肝与胆、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心包络与三焦相表里
1707、脏与腑间的表里关系是通过经脉来联系的。
1708、气的生理功能包括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和营养作用。
1709、临床上气主要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四种。
1710、元气根源于肾,包括元阴、元阳之气,又称原气、真气、真元之气。元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物质及其生化的原动力。
1711、宗气由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和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结合而成,有助肺司呼吸和心行血脉的作用。
1712、营气是水谷精微所化生的精气之一,与血并于脉中.
1713、卫气是宗气行于脉外的部分,有“卫阳”之称。
1714、临床上常见的气病证有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种。
1715、气虚证是指全身或某一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时表现出的症候。治则补气,方例为四君子汤加减。
1716、气陷证是气虚无力升举反而下陷的证候,属气虚证的一种。治则升举中气,方例为补中益气汤加减。
1717、气滞证指机体某一部位或某一脏腑的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出的证候。治则行气,方例为越鞠丸、橘皮散等加减。
1718、气逆证是指气的下降受阻,不降反逆所表现出的证候。治则降气镇逆,方例为苏子降气汤。
1719、血的生理功能:血是一种含有营气的红色液,主要含有营气和津液,具有很强的营养和滋润作用。血的生理功能包括营养和滋润全身、血藏神。
1720、临床上常见的血病证有血虚证、血游证、血热证、出血证。
1721、血虚证为血液亏虚,脏腑百脉失养,表现为全身虚弱的证候。治则补血,方例为四物汤加减。
1722、血游证为某一局部或某一脏腑的血液运行受阻,或存在离经之血的证候。治则活血祛淤,方例为桃红四物汤。
1723、血热证是热邪侵犯血分而引起的病证,多由外感热邪深入血所致。治则清热凉血,方例为犀角地黄汤。
1724、出血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血液溢出脉管之外,临床上常见各种出血。
1725、经络系统主要由经脉、络脉、内属脏腑部分和外连体表部分4部分组成。
1726、前肢三阳经止于头部,后肢三阳经又起于头部,所以称头为“诸阳之会”。
1727、后肢三阴经止于胸部,而前肢三阴经又起于胸部,所以称胸为“诸阴之会”。
1728、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外感性、季节性、兼挟性和转化性。
1729、风邪: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泻,风性主动,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为阳邪;风性善行数;风性主动,具有使动物体摇动的特性。
1730、寒邪为寒性阴冷,易伤阳气,寒性凝滞,易致疼痛;寒性收引。
1731、暑邪为暑性炎热,易致发热;暑性升散,易耗气伤津;暑多挟湿。
1732、湿邪:六淫之中,湿为长夏的主气,湿有外、内湿之分。
1733、燥邪为燥性干燥,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1734、火邪为火为热极,其性炎上;火邪易生风动血;火邪易伤津液。
1735、望、闻、问、切四诊,是调查了解疾病的四种方法,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四诊之中,察口色和切脉是中兽医诊断学的特色。
1736、浮脉主表证,浮而有力为表实证,浮而无力为表虚证。
1737、沉脉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证,沉而无力为里虚证。
1738、迟脉主寒证,迟而有力为寒实证,迟而无力为寒虚证。
1739、数脉主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证,数而无力为虚热证。
1740、虚脉主虚证,多为气血两虚及脏腑虚证。
1741、实脉主实证。
1742、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1743、阴阳是八纲的总纲。
1744、心气虚:主证心悸,气短乏力,自汗,运动后尤甚,舌淡苔白。脉虚。治则养心益气,安神定悸;方例为养心汤。
1745、心阳虚:主证形寒肢冷,耳鼻四肢不温,舌淡或暗紫,脉细弱。治则温心阳,安心神,方例为保元汤。
1746、心血虚:主证心主血而藏神,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治则补血养心,镇惊安神,方例为归脾汤。
1747、肝火上炎多由外感风热或由肝气郁结而化火所致,主证两目红肿,羞明流泪,睛生翳障,视力障碍,或粪便干燥,尿浓赤黄,口色鲜红,脉象弦数。治则清肝泻火,明目退翳,方例为决明散或龙胆泻肝汤。
1748、肝胆湿热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脾胃运化失常,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所致,主证黄疸鲜明如橘色,尿液短赤黄而浑浊,母畜带下黄臭,外阴瘙痒;公畜睾丸肿胀热痛,阴囊湿疹,舌荅黄腻,脉弦数。治则清利肝胆湿热,方例为茵陈蒿汤。
1749、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