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固碳再生骨料》编制说明
一、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
二十世纪后期我国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民用与商用建筑也在不断地增加,我国每年因工程建设需要消耗大约29亿m3的混凝土,而混凝土是由粗骨料、细骨料、胶凝材料和水组成的复合材料,其中骨料占混凝土体积的近55-80%,因此每年约需要开采天然砂石23亿m3。另外,在诸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修建施工便桥便道、临时场站与办公设施等临时基础设施,这些临时设施建造标准较低,一般为临时或半永久性的设施,绝大多数在其可使用的期限内就被拆除清理,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搅拌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废弃混凝土,其中未硬化的混凝土在经过砂石分离机处理后可将砂石进行回收,但已硬化混凝土则需要采取进一步固废处理。若将这些建筑固废集中分拣破碎并加以处理,在施工现场妥善利用,既能控制施工成本,还可实现建筑固废的循环再生利用。
建筑垃圾是在施工建设单位新改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以及装饰装修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土废料和其他废弃物。建筑固废的随意堆积占用了大量土地空间,且容易导致环境污染。据相关部门统计,2017年我国约产生建筑垃圾达23.79亿吨,占垃圾总量的30~40%,其中仅有11893万吨进行了资源化利用,利用率不足5%,其余95%的建筑固废则是填埋或集中堆放,其中废旧混凝土在建筑垃圾中所占的比例很高,到2022年,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23.85亿吨,建筑固废利用率达到了50%左右。2021年,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以建筑垃圾、冶炼矿渣等大宗固废为重点,支持建筑垃圾大掺量、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因此,为实现节约资源、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废弃混凝土破碎生产骨料再利用至关重要。
在国内外长期的工程实践中发现废旧混凝土处理后得到的再生骨料可以成为天然骨料的有力替代品,目前关于再生骨料的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在水体治理、建筑绿化、路基填料、生态护坡、海绵城市建设等相关领域,大幅改善环境质量。再生骨料虽然可达到建筑固废减排、保护环境的作用,但也存在颗粒棱角多、表面粗糙且附着一定数量的硬化水泥砂浆等诸多缺点,这些旧砂浆本身存
在毛细孔和经破碎生成的微裂纹,导致了再生骨料具有较高的孔隙率,从而影响了再生骨料的吸水性能。
微生物矿化沉积技术(Microbiallyinducedcalciumcarbonateprecipitation,MICP)是指自然界中固碳微生物捕获空气中的CO2,诱导环境中的钙离子沉积析出碳酸钙,由于该过程实现了CO2气体向碳酸盐矿物的转化,故又称之为微生物固碳技术。矿化产物为碳酸钙,本身作为一种天然石材环境友好,与水泥基材料具有极佳的相容性,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水泥基材料缺陷修复。基于微生物矿化技术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成功应用,且废弃混凝土中富含钙离子,具有巨大的固碳潜能,将废弃骨料制备再生粗骨料,利用微生物技术实现再生粗骨料强化和固碳的双重目的,提出高品质再生粗骨料的稳定制备方法。
利用固碳微生物加速碳酸钙沉积物以此来填充、修补再生粗骨料本身存在的孔隙与微裂缝,从而改善再生粗骨料的吸水性能,提高再生粗骨料的密实度,进而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能。
本标准编制的主要目的:
1)缓解逐年增长的建筑垃圾堆存问题,提供再生骨料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2)破解巨量堆存的建筑垃圾利用难题,实现高值化利用;
3)固碳再生骨料提供新材料与新工艺;
2、研究用途
该研究项目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现场试用、优化调整后形成江苏省团体标准,并推广应用于江苏省域内混凝土、砂浆及其制品作为掺合料再生微粉胶凝材料的固碳工艺及用量要求的设计流程和计算步骤。
3、研究意义
本标准的制定可通过将建筑垃圾再生微粉固碳处理后用于混凝土、砂浆及其制品中,消纳海量堆积的建筑垃圾及固体废弃物,实现多种水泥基材料协同固废低碳经济化处置。
二、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江苏科技大学提出,《江苏省交通企业协会关于2023年度第四批团体标准立项的公告》(省交企协[2023]50号)文件下达的标准项目。江苏科技大学、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
单位承担了该标准的编写任务。
三、编制过程
(一)工作分工
任务下达后,江苏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组建了标准编制小组,小组主要成员来自高等院校、检测单位、工程建设、生产单位、管理部门和试验检测机构,精通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
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协调工作,组织召开本标准编制各阶段的工作会议和审查会议、协调重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