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届高考语文复习教案:专题八 第三讲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docVIP

届高考语文复习教案:专题八 第三讲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基础点:《考试说明》列举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项重要能力。

重难点:1.正确识别各种特殊句式。

2.准确翻译特殊句式。

[考法综述]近些年的高考中,对特殊句式的考查很少单独命题,往往结合文言句翻译进行落实。

命题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1.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①灭六国者六国也。(《六国论》)

②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李将军列传》)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

(3)用“者”或“也”表判断。

①孔子贤者。(《孔子世家》)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魏公子列传》)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③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赤壁之战》)

(5)用“乃”“诚”“即”“则”“本”“亦”“皆”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魏公子列传》)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项羽本纪》)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⑤臣本布衣。(《出师表》)

⑥此非儿女子所知也。(《高祖本纪》)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作出判断。

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很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的情况才多了起来。

2.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魏公子列传》)

(2)用“被”表被动。

①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①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①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5)无标志被动句。

这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为意念上的被动。

①屈原放逐,著《离骚》。(《太史公自序》)

②洎牧以谗诛。(《六国论》)

3.倒装句

(1)主谓倒装句

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定语后置句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其形式有:

①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如: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

②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③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④数量词作定语的后置。构成“中心词+数量词(定语)”的形式。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3)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句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翻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③“乎”作介词时相当于“于”,与其构成的介词短语后置。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4.宾语前置句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前置,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形: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作宾语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孰、奚、曷、胡、恶、安、焉”等。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

文档评论(0)

123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123456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