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3204_T 1069-2024 生态修复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实践地建设指南.docx

DB3204_T 1069-2024 生态修复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实践地建设指南.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13.020CCSZ00

3204

常州市地方标准

DB3204/T1069—2024

生态修复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实践地建设指南

Constructionguidelinesforpracticebaseofintegrationofecologicalrestorationandecotourism

2024-09-06发布2024-10-06实施

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204/T1069—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体原则 1

5生态修复 2

6生态旅游 3

7生态教育 3

8社区参与 4

9综合管理 4

附录A(资料性)生态教育中心规模表 6

参考文献 7

II

DB3204/T106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常州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北)生态环境局、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市生态环境局、常州龙城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润、周文鳞、陈俐伟、罗玉清、王逸姣、李姣、吴兆月、岳文泽、施迦耀、郑慧珊、赵梦。

1

DB3204/T1069—2024生态修复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实践地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修复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实践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总体原则、生态修复、生态旅游、生态教育、社区参与和综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生态修复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实践地的建设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HJ

1272—2022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生态修复ecologicalrestoration

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对生态功能退化、生态系统受损的国土空间,采用自然恢复、适度人为引导与修复等方式,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活动。

3.2

生态旅游ecotourism

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

3.3

生态修复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实践地practicebaseofintegrationofecologicalrestorationandecotourism

采用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治理为辅的生态修复手段,生态修复与生态旅游融合促进,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旅游开发、生态文明宣教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的区域。

4总体原则

4.1战略引领、生态优先

4.1.1应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和省市重大战略部署,实践地开发建设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生态空间管控等空间规划和管控政策,涉及相关行政许可事项按规定报批。

2

DB3204/T1069—2024

4.1.2以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为导向,以生境优化、景观完整、容量控制为准则,科学提出项目建议,开展实地踏勘及调查评价。在确立保护重点和范围的基础上,开展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分析,确定保护与开发的方向与模式、近期与中长期目标。

4.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4.2.1实践地建设应结合当地实际,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尺度间的资源环境禀赋差异。

4.2.2依托保护和修复工作,因地制宜开发生态旅游。尊重当地历史文脉和人文景观,保护传统节庆、地方戏曲、民俗表演等各类文化资源,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生态产品体系,充分发挥实践地观光旅游、科普考察、物种繁育恢复和生态文明宣教等功能。

4.3统筹兼顾、持续发展

4.3.1综合研判生态修复、生态旅游需求和定位,统筹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