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课时作业 (含答案)七年级历史统编版(2024)下册.docxVIP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课时作业 (含答案)七年级历史统编版(2024)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狄: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马可·波罗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 C.文成公主入藏 D.玄奘西行天竺

2.贞观四年(630年),东突厥归附唐朝者多达10余万人,先后任居长安者数千家,唐太宗予以妥善安置,其酋长皆被授予将军,中郎将等官职,其中五品以上者100多人。这一做法()

A.促进了阶层流动 B.削弱了藩镇实力

C.加强了中外交往 D.推动了民族交融

3.文成公主入藏,不仅将大唐的音乐、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还使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传入了大唐。这表明文成公主入藏()

A.推动了少数民族汉化 B.缓和了民族矛盾

C.促进了民族文化交融 D.有利于中外交流

4.《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认为各民族没有什么不同,“盖德泽洽,四海可使如一家”。为此,他()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C.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D.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5.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唐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是()

A.唐朝北方已无边患 B.长城已经彻底失去防御作用

C.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D.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

6.如图出土的实物可以说明()

注:吐鲁番地区唐墓出土的中原食物——饺子、点心。

A.文成公主入藏后唐蕃联系日益密切 B.新疆与中原地区生活习俗相互影响

C.澎湖巡检司的设置促进了民族交流 D.中原文化在西域地区留有强烈烙印

7.隋唐时,四方传入的少数民族音乐有十四种之多,唐代士大夫多醉心胡乐,以至王建有诗云:“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反映了()

A.隋唐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B.少数民族音乐仅流行于洛阳

C.胡乐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D.四方少数民族仰慕中原文化

8.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的是()

A.魏孝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成吉思汗

9.考古学家在对昭陵(唐太宗)附近的遗址发掘中,发现了文献中记载的立于昭陵的“十四国蕃君石像”,其中有“于阗王伏阇信、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这一发现可用于研究唐代的()

A.经济水平 B.社会习俗 C.对外关系 D.民族政策

10.孙机在《中国古舆服论丛》写道:“唐代前期,人们比较欣赏胡服,男、女皆有穿胡服、戴胡帽者,胡帽的样式更是多种多样。”下列诗歌中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

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陆龟蒙)

C.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元稹)

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11.唐中宗时期,吐蕃赞普迎娶金城公主,金城公主带去了大批丝绸锦缎、龟兹乐,以及各类工匠、艺人,在西藏建立礼佛等制度。该事件()

A.显示了唐朝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 B.加速了青藏高原各部落的统一

C.促进了唐朝文学艺术的高度繁荣 D.推动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2.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唐玄宗时,册封回鹘首领为()

A.天可汗 B.渤海郡王 C.怀仁可汗 D.云南王

13.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期“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在京师长安还有胡姬所开酒店,专卖胡酒,成为文人雅游饮宴之所。这些现象()

A.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B.得益于民族交往与交融

C.反映了长安城布局严整 D.凸显手工制作水平高超

14.【中国古代的民族交融】

材料一:春秋时期,各大国与邻近的少数民族部落方国发生战争,与夷狄各部之间的通婚现象也很普遍。于是,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与华夏族融合起来。此外,本来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不断吸收中原华夏文明成果,融入华夏族并被中原各国所认同。战国时,不断扩大的华夏族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为秦汉“天下为一”的大一统格局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田旭东、周苏平《文明的历程:春秋》

材料二:

图1汉朝宴乐图

图2北方少数民族坐具

图3唐朝宴乐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增强华夏认同的途径。并概括华夏认同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简述汉朝到唐朝坐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15.唐朝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摘自部编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试卷课件免费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本人专注于初中语数英科的试题收集,并免费分享给有需要的的同学们。如果有个别试卷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人,告知试卷全称,本人将下架删除,敬请谅解!!!!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