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复习(通用版))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 绝招9含解析.docVIP

高考语文复习(通用版))专题三 古代诗歌阅读 绝招9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练备考主打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①

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②,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被贬谪黄州期间,于元丰五年重阳日在涵辉楼宴席上为黄州知州徐君猷而作。②若为酬:怎样应付过去。

(1)请赏析词的开头两句写景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破帽多情却恋头”“明日黄花蝶也愁”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所见之景,词人勾勒出一幅天高气清、明丽开阔的秋景图。“霜降”点出了深秋时节,“收”字写出了江上水浅给人的感受;接着词人又运用比喻的手法写浅碧的江水泛起鱼鳞状的波纹,十分形象;再以“露远洲”写江水之浅,“远”字体现出的是登楼远望所见。这两句为后面的秋日抒情作了铺垫。

(2)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渴望超脱与旷达乐观的情感。“破帽多情却恋头”,作者以破帽对他的头很有感情,不管风怎样吹都不肯离开,来表达自己渴望超脱却又无法真正超脱的情感。“明日黄花蝶也愁”,作者以明日之菊色香均会大减,连迷恋它的蝴蝶也会为之惆怅,来表达良辰易逝,应乐观地生活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泊平江百花洲①

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②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从临安赴建康担任江东转运副使途中所作。平江百花洲:平江,府名,治所在今江苏苏州;百花洲是当地的一个沙洲。②王程:为王事(公事)而奔走的旅程。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人在评价这首诗的颈联时说它“无理却有趣”。结合该联,谈谈你对“无理却有趣”这一评价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苏州本是吴中佳胜,诗人因王程之便得以游赏苏州胜景而兴奋不已,看着熟悉的岸旁杨柳和青山白云,颇有悠然自赏的得意;诗人由泊在百花洲的孤舟想到自己身如孤舟,漂泊不定,已有半世之久,不由得生发出对这种羁旅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2)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极力挽留“我”,看似不符合生活的常理,实际上是诗人故意将景物拟人化,明明是自己喜欢杨柳,依恋眼底云山,却从对面写来,故意说成是岸旁杨柳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自己。这样写既突出了诗人对这一带风物的熟悉,也包含了诗人对此间风物的深情,显得不落俗套又更有情趣。

专题九语言表达连贯(客观题)

语句的连贯,指的是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要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序要合理,句子的组合与衔接、呼应要自然。连贯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常考考点。全国新课标卷对本考点的考查方式主要有“词语选择”“语句复位”和“排列句序”三种题型。

绝招二十五前后关联,比较语境——词语选择题虚词辨析角度

授解题绝技

[增分妙招]

虚词辨析4角度

1.辨词性

词性不同,虚词的语法功能就不同。如“不止”和“不只”。“不止”是动词,做谓语;“不只”是连词,相当于“不但”“不仅”,和其他连词组合起到连接句子的作用。

2.辨适用对象、场合、范围等

不同的虚词有着不同的适用对象、场合、范围等。如“对于”和“关于”,都是介词,但用法不一样,指出明确的对象用“对于”,表示关联涉及的事情用“关于”;“固然”和“纵然”,都可与“但”搭配表转折,但“固然”表示的是“既成事实”,而“纵然”表示的是“假设事实”。

3.辨表达关系

不少虚词在使用中有固定的表达关系。如

文档评论(0)

123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123456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