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
关于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总结
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教育经济学最初形成于20
世纪60年代的欧美国家,许多教育经济学者一致认为1962
年英国伦敦布鲁诺大学科学院院长约翰维泽所著《教育经济
学》一书的出版为标志。随后,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在60、
70年代达到研究的第一次高峰。截止到20世纪70年代
末,全世界教育经济学的著作已近万种(一些学者如舒尔茨
贝克尔还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通过对本课程及其研究方法的学习,我发现在“教育经
济学”这门分支学科中有这样一个特点:即西方欧美国家的
教育经济学学科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它
假设人是理性的,而理性人总是追求效用最大化,并把教育
看为可以带来价值增值的社会活动作为研究逻辑起点的,
以成本——效益为分析主线,它的整个体系结构是以“投资
——产出——利润”过程为系统,把教育过程与物质生产过
程当作一个过程来考虑。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本人的学习总结及相应反思包括如
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关于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特征的思考。
我国的教育经济学者在该学科的创立初期,就不断建
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穷人”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初期主要
有两股力量左右教育经济学的建制:一种观点主张将教育经
济学纳入教育科学的体系,成为教育科学中的一门教育交叉
学科;另一种观点则主张将教育经济学作为一种部门经济
学纳入经济科学体系。学科性质的分歧,恰恰反映了教育经
济学研究的多源。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早期的教育经济学
-可编辑修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
者在理论体系建设一开始就关注到西方社会与中国社会的
本质区别,注意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教育学为理论指导,
吸取西方人力资本的合理内核,把教育过程和物质过程看作
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过程,紧密结合中国经济和
教育改革实际,把“教育投入——教育资源利用——提高劳
动力素质和发展科学技术——创造物质财富,促进经济增长”
当作整个系统来尝试构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学科体系。
二、关于教育经济学研究特征和进展的思考。
在学习过程,我发现,近几年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的经
济分析不但关注经济环境如何决定经济结果,而且对经济
环境中的制度(或游戏规则)如何决定经济绩效更为关注,制
度分析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一个通用
的研究范式是SSP研究范式的兴起。所谓SSP研究范式,包
括三个主要的内容:首先,状态或环境,包括个人、团体和物
品或服务的特性。无论是个人、团体还是物品或服务的特性
都将导致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相互依赖性并影响着制
度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其次,结构,即人们一切权利的集合,
它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传统的经济理论对于结构的
分析主要局限于名义上的生产要素所有制和市场竞争,而新
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则表明结构则包含着更为广泛的内容:使
用权和交换权,不同的交易类型、合同规则、税收和公共开
支条例,边界问题,制定规则的规则等等。再者,绩效,指
财富在不同的个人(团体)间的分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