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东省广信中学、四会市四会中学等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答案.docx

广东省广信中学、四会市四会中学等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C

B

A

D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B

A

C

A

1.【答案】B【解析】据材料“水稻和638粒水稻基盘、33粒粟、27粒小麦及6粒大豆”可知,遗址中发现了多种农作物,包括水稻(主要产于南方)、粟(北方作物)、小麦(原产于西亚,后传入中国)和大豆(中国广泛种植),这些不同地域的农作物在同一遗址中的发现,说明存在区域文明交流互动,故选B项;材料仅展示了湖北屈家岭文化遗址的农作物遗存,并未涉及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比较,因此无法直接证明中国原始农业领先世界,排除A项;材料所述的湖北屈家岭文化遗址,位于长江流域,而不是中原地区,因此不能证明稻作农业源于中原地区,排除C项;材料主要描述了农作物遗存,并未提供有关社会经济结构或贫富分化的直接证据,如工具、建筑、墓葬等方面的差异,单纯的炭化种子出土并不能证明社会的贫富分化情况,排除D项。

2.【答案】D【解析】由表格可以看出,秦朝和西汉末年实行的是郡县二级制,西晋前期和南北朝后期实行的是州郡县三级制,而隋朝初年又改成了郡县二级制,这说明国家在地方行政层级上存在着二级制与三级制的反复。这恰恰说明中央集权制下,中央政府一方面希望在地方多设层级,另一方面多设层级又有新的问题产生,如增加财政负担。或者行政效率低等等,本身就面临着矛盾,这就是中央集权的困境,故选D项;行政区划的变迁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关,不管疆域大小,都要设置地方管理制度,疆域大小对地方行政制度影响较小,排除A项;行政区划变迁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重点是地方管理体制的变化,而不是君主专制方面,排除B项;从秦到隋的人口并没有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排除C项。

3.【答案】B【解析】政府规定租调定额,并强制进行户口清查,这有利于防止人口隐匿,防止逃税,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选B项;规定“可合法减免的条件”有利于减轻百姓赋税负担,排除A项;材料时空为隋朝,该措施仍有一定局限性,“完善了”中央对基层的管理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该规定旨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保障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D项。

4.【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前期依据租庸调制征收赋税。据材料“百姓所纳的庸调上交朝廷时,由地方官府折纳而成的银饼”,可以看出百姓缴纳的赋税由实物向白银货币转变,据此可知租庸调制有助于货币转型,故选C项;材料只提到唐朝前期的赋役制度——租庸调制,并未涉及唐朝的地方监察体系,此项属于无关项,排除A项;明清时期白银成为流通中主要货币,与材料“唐朝”不符合,此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中银饼由地方官府折纳,无法说明私营手工业铸币技术高超,排除D项。

5.【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唐代公文流转过程和判案环节严密,流程规范,由此可知唐代行政程序规范,故选B项;公文流转的过程并不能反映官员素质,无法得出官员恪尽职守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唐代公文流传程序,并不属于监察制度的范畴,排除C项;唐代公文流转过程的规范与地方权力无关,并不会导致地方权力受限,排除D项。

6.【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惟有读书高”、“文章可立身”可知宋朝社会重视读书,强调个人的文化修养,据材料信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知这是对科举制的表述,结合所学宋朝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推动社会重学风气的发展,故选A项;结合所学科举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材料强调北宋对科举制以及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视,未涉及北宋官员的文化素质,排除B项;据材料信息“《神童诗》是北宋孩童的启蒙教材”、“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知北宋民间重视对孩童的启蒙教育,政府重视教育强调政府建立学校、确立教育政策以培养人才,两者主旨不符,排除C项;结合所学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材料强调北宋时期,两者时间不符,排除D项。

7.【答案】D【解析】从表格中的书名如《圣训绎谣》《圣谕十六条附律易解》《圣谕广训通俗》《圣谕像解》等可以看出,这些书籍都是围绕圣谕展开的。通过印刻这些圣谕宣讲类书籍,清朝政府的目的是将官方的价值观、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等传播给百姓,以达到社会教化的效果,故选D项;清朝并没有普及百姓的文化教育,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圣谕宣讲主要是针对百姓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没有体现对基层政权组织架构、权力分配等方面的重视,无法得出重视基层政权建设的结论,排除B项;这些书籍的核心是围绕圣谕展开,不是以推动文学艺术的发展为主要意图,不能体现清政府鼓励文学艺术创作,排除C项。

8.【答案】A【解析】由“变革旧的政治……终于能够得以发展”、“百姓平民都有议政的权力”可知,梁启超对于实行资产阶级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2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