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InterchangeabilityandMeasurement

学分:2.5

学时: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16学时

先修课程:工程图学基础、工程图学应用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程

授课对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修读学期:第5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一门研究互换性及公差与配合的机械类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课及进行工程设计的基础与工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建立互换性、标准化和几何量测量的基本概念;熟悉有关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内容及选用的原则和方法;能正确表达图样中的公差要求;了解几何量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机械设计与课程设计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1:建立互换性、标准化、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公差与配合选用的原则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零件公差进行准确设计与分析。

课程目标2:熟悉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的国家标准;掌握处理两种公差关系的公差原则,能够读懂图纸中的标注及正确标注技术要求。

课程目标3:了解几何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基本技能,并具有正确使用通用计量器具以及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指标点2-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智能制造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1

0.6

课程目标2

0.4

指标点3-2:能够根据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规划设计流程,创新性地设计出满足特定需求的智能装备或智能制造系统。

课程目标2

0.4

课程目标3

0.6

指标点4-1:了解相关学科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能够针对智能制造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实验、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开展实验并科学地采集实验数据。

课程目标2

0.4

课程目标3

0.6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绪论

掌握互换性与公差的基本概念;了解互换性的分类和意义;了解标准化及优先数的概念。

2

讲授式

课程目标1

2

光滑圆柱体结合的公差与配合

掌握孔、轴的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掌握公差与配合选择的原则、基准制的选择、公差等级的选择。?

8

讲授式

练习式

课程目标1

3

几何公差及检测

了解几何误差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掌握几何公差的项目、符号及定义;掌握几何公差的标注及其公差带;掌握公差原则;了解几何误差检测的方法。

8

讲授式

启发式

练习式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4

表面粗糙度

了解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了解表面粗糙度的代号、标准及其标注。

4

讲授式

启发式

课程目标2

5

滚动轴承与孔、轴结合的互换性

了解滚动轴承的精度;掌握滚动轴承内、外径的公差带及其特点;了解滚动轴承与轴和壳体孔的配合及选用。

4

讲授式

讨论式

课程目标1

6

尺寸链

了解尺寸链的基本概念;熟悉尺寸链的计算方法。

4

讲授式

练习式

课程目标1

7

圆柱齿轮传动的互换性

掌握齿轮传动的要求;了解齿轮加工误差的来源;了解齿轮精度的评定指标及精度等级。

2

讲授式

启发式

课程目标1

合计

32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与要求

学时

类型

对应课程目标

1

直线度误差测量

通过直接测量或间接测量的方法,以及近似轮廓曲线的求值方法完成直线度误差测量与计算;必修

8

综合

课程目标3

2

圆度误差测量

通过内径百分表与千分尺等工具完成被测孔类零件圆度误差的测量;必修

8

综合

课程目标3

合计

16

四、课程教学方法

如集中讲授、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

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1.课程成绩构成与要求

课程考核注重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主要由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核组成,均按百分制计分,其中期末考核成绩占50%、平时作业成绩占30%、章节测试成绩占10%、实验报告成绩占10%。

2.课程目标达成考核与评价

序号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1(分值)

课程目标2(分值)

课程目标3(分值)

课程目标4(分值)

课程目标5(分值)

合计

1

平时作业

10

10

10

30

2

章节测试

5

5

10

3

实验报告

5

5

10

4

期末考试

25

15

10

50

课程目标对应分值

45

35

20

100

(二)考核与评价标准

1.平时成绩考核与评价标准

分值

观测点

90-100分

70-89分

60-69分

0-59分

作业

按时完成,90%以上的作业内容齐全,基本知识点理解、掌握到位。能够利用理论知识识别、分析互换性领域相关专业问题。

按时完成,70%以上的作业内容齐全,基本知识点理解、掌握较到位。能够较好利用理论知识识别、分析互换性领域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