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NUMECA软件在径流式叶轮
机械内部流场计算中的应
用
北京理工大学涡轮增压实验室
内容简介
•NUMECA在压气机研究中的应用•NUMECA在涡轮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
•叶片弯曲对跨声速离心压气机(TCC)性能产生的影响•叶片前缘对跨声速离心压气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前倾后弯叶轮与普通后弯叶轮性能比较
•串列叶栅压气机性能模拟
•带涡壳的压气机流场数值模拟
•等叶尖间隙对离心压气机性能影响
•不等叶尖间隙对离心压气机性能影响
•J90S-2压气机叶尖间隙研究
•带串列叶栅扩压器离心压气机性能模拟
•带楔形扩压器的TCC设计及内部流场计算
•两级离心压气机设计及内部流场分析
•两级轴径流压气机
•TCC内部三维粘性非定常流场的数值模拟
1.叶片弯曲的TCC内部流场研究
1)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尝试将弯曲叶片应用于跨声速离心压气机,是否能改善其气动性能。
◆研究叶片弯曲对跨声速离心压气机叶轮内部流场,尤其是二次流的影响。
1.正弯、反弯叶片TCC内部流场研
究
2)压气机设计及计算模型
◆三个离心压气机(带扩压器):
原型叶片、正弯叶片、反弯叶片。
◆采用NUMECA进行数值模拟,定常雷诺时间平均N-S方程,二阶精度中心差分格式,叶尖间隙采用蝶形网格,其他区域采用H型网格。
◆湍流模型采用一方程S-A模型。
◆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三个压气机在50kr/min,44kr/min,35kr/min三个转速下流量特性。
1.正弯、反弯叶片TCC内部流场研
究
◆反弯原形正弯
◆正弯原形反弯
1.正弯、反弯叶片TCC内部流场研
究
3)计算结果分析-效率流量特性图线
◆低转速下叶片弯曲压气机效率变化不明显
◆高转速下正弯叶轮效率偏低,反弯叶轮效率与原型叶轮差别不大
1.正弯、反弯叶片TCC内部流场研
究
3)计算结果分析-压比流量特性图线
◆低转速下叶片弯曲压气机压比变化不明显
◆高转速下正弯叶轮压比偏低,反弯叶轮压比与原型叶轮差
原型叶轮90%叶高的马赫数分布图
◆在喘振、最高效率工况下主叶片前缘有激波脱体。
◆堵塞工况下主叶片前缘有附体激波出现,扩压器喉口处出现激波。
◆叶片弯曲对压气机内部速度分布影响不大,对比图不再给出。
1.正弯、反弯叶片TCC内部流场研
究
3)计算结果分析-马赫数分析
堵塞点喘振点最大效率点
原型叶轮轮毂及主叶片吸力面表面极限流线图
◆三个工况下,轮毂上再附着线位置无明显变化
◆吸力面上的分离线:堵塞工况下分离线相对靠后,喘振工况下分离线位置靠前,最高效率工况下分离线位置居中。
1.正弯、反弯叶片TCC内部流场研
究
3)计算结果分析-极限流线分析
1.正弯、反弯叶片TCC内部流场研
究
3)计算结果分析-二次流分析
◆反弯、原型叶轮在轮毂附近都有角涡生成,而正弯叶片没有
◆反弯叶轮在流道中部形成较大涡核区,原因,可能是进口气流存在攻角导致的。
pssspssspsss
1截面
截面位置
1.正弯、反弯叶片TCC内部流场研
究
3)计算结果分析-二次流分析
2截面
◆正弯叶轮流道内泄漏涡核较
◆大,泄漏涡较强
3截面
◆左侧流道内都有BVP形成,正弯
◆叶轮的最强
◆右侧流道内顶部都有泄漏涡,正
◆弯叶轮的最强
1.正弯、反弯叶片TCC内部流场研
究
3)计算结果分析-二次流分析
4截面
◆左侧流道内BVP继续发
◆展,正弯叶轮的最强
◆右侧流道内也出现BVP
5截面
◆右侧流道内BVP继续发展,
◆挤压使吸力面侧BVS+TV,
◆使之分裂,反弯叶轮内的
◆BVS最强
◆左侧流道右下角形成角
6截面
◆左右两侧流道内都有BVP+TV,反弯叶轮在流道右下角有角涡形成,而正弯叶轮没有
◆正弯叶轮的泄漏涡较强
7截面
◆反弯叶轮内由BVP甩出的尾缘涡较强
◆正弯叶轮内泄漏涡较强
1.正弯、反弯叶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