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瑞雷波法探测堤防的方法
瑞雷波法可采用瞬态法和稳态法。
瑞雷波法可用于探测堤防松散体、洞穴、护坡或闸室底板脱空等,也可测定堤防介质的动弹性力学参数并对饱和砂土液化进行判定。
1、采用瑞雷波法探测堤防隐患应符合下列规定:
(1)被探测地层与其相邻层之间、隐患与背景介质之间应存在明显的波速差异。
(2)被探测地层应为横向相对均匀的层状介质。
2、仪器设备性能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选用不少于2道的浅层数字地震仪。
(2)稳态法所用震源应具有频率可控功能,变频范围应满足探测要求。
(3)检波器固有频率和频宽应与探测深度相符,速度型检波器固有频率宜为1~10Hz。
(4)仪器宜具有连接IEPE型加速度传感器功能,传感器频率响应范围宜为0.5Hz~10kHz。
3、外业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信号激发接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测点间距宜为10~50m,重点或异常堤段可适当加密;应使用宽频带震源。
②探测中遇到局部堤段记录质量变差时,应分析原因并通过试验重新选择仪器工作参数。
③接收仪器应设置全通,采样间隔应小于面波最高频率的半个周期,时间测程应包括最远道低频面波的最大波长。
④宜采用展开排列方式分析有效波和干扰波分布特征,试验干扰波压制方法,选择激发与接收方式和仪器工作参数及观测系统等。
(2)观测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稳态瑞雷波法应采用变频可控震源单端或两端激发,调整两个检波器间距和偏移距进行接收,取得不同频率的多种组合瑞雷波记录。
②瞬态瑞雷波法应采用锤击、落重震源,在排列的单端或两端激发,可用12道或24道为一排列进行接收;也可使用2通道或多通道以共中心点方式接收多个信号对组成排列。
③信号采集宜采用变偏移距和检波距方式;小偏移近距离高频信号和大偏移远距离低频信号可分别探测浅部和深部目标。
④应通过试验选择合适的偏移距和检波点距,排列长度应大于探测深度,检波点间距应小于目标体规模,检波点间距、排列长度在同一测线上宜保持一致。
(3)存在下列缺陷之一者应为不合格记录:
①近源道波形出现削波、坏道或排列中连续两道为坏道。
②记录长度不满足采集最大炮检距基阶面波的记录。
③记录编号或主要内容与外业工作情况不符,又无法改正的记录。
4、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稳态法波速度计算应选择位于震源点同一侧的两个检波点上的记录,从高频至低频,逐个读取两个记录中瑞雷波的时间差或相位差计算瑞雷波速度,以两个检波点连线的中心为探测点绘制频散曲线。
(2)瞬态法宜选用相位差法、频率波数法和频率波速法计算绘制瑞雷波频散曲线,可选用近似法或法极值点法求取层速度、一次导数法或拐点法求取层厚度。
(3)频率—波速曲线的处理,应以排列共中心点为测点,对变偏移距和检波距信号对进行叠加;宜使用频谱细化技术。
(4)使用共激发点排列接收信号时,数据宜采用变偏移距叠加处理。
5、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1)瑞雷波的深度转换可选用半波长法,也可参照测区已有资料按泊松比校正。
(2)频散曲线应以瑞雷波的频率为纵轴、瑞雷波的速度为横轴绘制波速—频率曲线,也可绘制波速—深度曲线。
(3)剖面测试时,应将波速—深度曲线按比例绘制在同一剖面上,也可根据最后反演计算的层速度和层深度绘制瑞雷波速度剖面等值图、色谱图。
(4)波的对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波的对比宜采用多相位对比,应辨认和追踪瑞雷波同相轴变化趋势。
②不同频率瑞雷波对比分析应包括波形相似性、视周期相近性、振动连续性和同相性、振幅随远离震源点衰减规律性等特征对比。
③应根据瑞雷波频散特征,在时间域和频率域综合对比分析。
(5)成果应包括观测系统布置图、实测波形图、频散曲线图、剖面波速等值线图、地质分析解释成果图表;成果图宜包括测线上的锥探、钻孔或其他验证资料成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