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7.140.10
CCSX55
4420
中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20/T63—2024
五桂山红茶生产技术规范
2024-12-03发布 2025-02-03实施
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420/T63—2024
DB4420/T63—2024
DB4420/T63—2024
DB4420/T63—2024
I
I
目??次
前言 II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生产自然环境 1
栽培管理 2
鲜叶采摘及分级 3
加工 3
质量管理 6
包装、标志标签、运输和贮存 6
附录A(资料性) 五桂山红茶质量和检验方法 7
附录B(资料性) 五桂山红茶包装设计和印刷工艺 9
参考文献 1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文件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文件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山市深中标准质量研究中心、中山市香山古道知青茶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
山市乐心行茶业贸易有限公司、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五桂山分局、中山市香山有礼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中山市茶文化促进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静琼、林光明、李燕梅、陈越安、杨文忠、蒋启帆、陈伟亮、陈林锋。
II
DB4420/T63—2024
DB4420/T63—2024
DB4420/T63—2024
DB4420/T63—2024
PAGE
PAGE11
PAGE
PAGE10
五桂山红茶生产技术规范
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五桂山红茶的生产自然环境,规定了五桂山红茶的栽培管理、鲜叶采摘及分级、加工、质量管理、包装、标志标签、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五桂山红茶的栽培、加工。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23350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T30375 茶叶贮存
GB/T32744 茶叶加工良好规范
GB/T35810-2018 红茶加工技术规范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NY/T
780
红茶
NY/T
5018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NY/T78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五桂山红茶 Wuguishanblacktea
以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种植的大叶、中小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和精
制等加工工艺制成的,具有花果香独特品质特征的红茶。
生产自然环境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约1800mm。
土壤为赤红壤,pH值为4.5~5.5,土壤质地疏松,透气良好。
栽培管理
品种
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大叶、中小叶茶树品种。
备耕
以斜坡种植为宜。种植前进行备耕,清理土地上的杂草、树蔸和石头;山坡沿等高线开挖种植沟,深宽度宜为50cm×50cm。
种植时间
宜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雨天或阴天为佳。
定植密度
宜采用双行或单行条植,行距1m~1.8m,丛距0.33m,种植密度为3000株/667m2~4000株/667m2。
定植方法
定植前在种植沟施入底肥,底肥可由中药渣、腐熟的禽畜粪便等和有机营养菌按比例组成,施用量在1000kg/667m2以上为宜。底肥与表土混匀填至距畦面15cm处,底土打碎继续回填,覆土至高于畦面约3cm~5cm。
宜选用扦插苗栽植。栽植茶苗时,在种植沟按规格开好定植穴,将茶苗扶直,根部放入穴内自然伸展,用土填实茶苗根部至不露须根,种植深度一般埋没至茶苗的根颈处为宜。
根据天气情况,淋施定根水,再覆一层松土。
土壤管理
土壤耕作可采取浅耕与除草、深耕与追肥相结合。幼龄茶园(指种后前两年)的土壤耕作宜在雨后进行。
浅耕一般在生产季节进行,深度宜为10cm~15cm,避免大量损伤茶树吸收根。每年宜浅耕1~2次,可在春茶和夏茶采摘后进行。
深耕一般在冬茶园停采后,根系活动旺盛时,可结合追肥进行,深度一般在20cm~25cm。
除草一般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4T 2574-2024 卵巢癌幸存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docx
- DB44T 2575-2024 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docx
- DB44T 2576-202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健康管理规范.docx
- DB2301T 185-2024 电梯涉水情况下安全操作规范.docx
- DB2301T 186-2024 冰雪体育活动户外观赛气象指数等级划分.docx
- DB2301T 187-2024 薄层黑土玉米秸秆还田一次性施肥技术规程.docx
- DB2301T 193-2024 林粮间作技术规程.docx
- DB2301T 194-2024 林下代料栽培食用菌技术规范.docx
- DB4401 T306-2024 电梯维保单位维保质量评价规范.docx
- DB4401T 294.1-2024 数字政府统一基础运维规范第1部分:总则.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