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
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这
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
材料的潜在意义。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
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
“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
的一幅。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
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
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
(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徽宗
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
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任何讨论
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这也就是说,目前
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也许有
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
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
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
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
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非是少数作品的特例。一幅卷轴画可
能在它的流传和收藏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重大变化,但是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
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即使形态未改但也是面貌已
第1页|共24页
非。
那些表面上并没有被改换面貌的艺术品,因为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的变化,也会
成为再造的历史实体。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
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
卷”,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
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
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摘编自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
A.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
B.宋徽宗的美术趣味与神宗不同,这是郭熙为宫廷创作的画流出皇宫的原因之一。
C.历代藏家和帝王在古画上盖章、题跋,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
D.艺术品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换和变化,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文章明确反对美术史领域中将实物当原物的倾向,并提供了新的理解和欣赏美术馆藏品
的思路,富有启发意义。
B.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艺术品在历史流传中可能发生的形式、形态、功能、环境、组合
和观看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C.文章第二、三两段对《画继》所记掌故的讨论,是为了证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的《早春图》并非“原物”。
D.文章末尾一段举例阐明,一些外表没有发生变化的艺术品所经历的转化,也可以成为美
术史研究关注的课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一件艺术品的历史形态并不会自动地显现于它的现存状态,而是需要通过深入的历史研
究来加以重构。
B.郭熙的《早春图》很可能是北宋宫廷建筑画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