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设计方案的确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流方式有全段围堰法,分段围堰法两种。与之配合的导流方式主要

包括:淹没基坑法导流、隧洞导流、明渠导流、涵管导流以及施工过程中

的坝体底流导流、缺口导流和不同泄水建筑物的组合导流。

分段围堰法;分期围堰法,即用围堰将水工建筑物分段、分期维护起来

进行施工的方法。

所谓分段:就是在空间上用围堰将永久建筑物分为若干段进行施工。

所谓分期:就是在时间上将导流分为若干时期。

选择导流方案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1)水文条件。河流的流量大小,水位变化的幅度,全年流量的变化情

况、枯水期的长短、汛期洪水的延续时间、冬季的流冰及冰冻情况

等,均直接影响导流方案的选择。一般来说,对于河床宽、流量大

的河流,宜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对于水位变化幅度大的山区河流,

可采用允许基坑淹没的方法,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过水围堰和基坑来

宣泄洪峰流量。对于枯水期不长的河流,如果不利用洪水期进行施

工,就会拖延工期。对于有流冰的河流,应充分注意流冰的宣泄问

题,以免流冰壅塞,影响泄流,造成导流建筑物失事。

(2)地形条件。坝区附近的地形条件,对导流方案的选择影响很大,对

于河床宽阔的河流,与其在施工期间有通航、过筏要求的河流,宜

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当河床中有天然石岛或沙洲时,采用分段围

堰法导流,更有利于导流围堰的布置,特别是纵向围堰的布置。

(3)地址及水文条件。河道两岸及河床的地质条件对导流方案的选择与

导流建筑物的布置有直接影响。若河流两岸或一岸的岩石坚硬,风

化层薄,且抗压强度足够时,则选用隧洞导流较有利。如果岩石的

风化层厚且破碎,或有较厚的沉积滩地,则适合于采用明渠导流。

当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时,由于河床的束窄,减少了过水断面的面

积,是水流流速增大。这时为了河床不受过大的冲刷,避免把围堰

基础掏空,根据河床地址条件来决定河床可能束窄的程度。对于岩

石河床,抗冲刷能力较强,河床允许束窄程度较大,甚至有的达到

88%,流速增加到7.5m/s:但对覆盖层较厚的河床抗冲刷能力较差,

其束窄程度多不到30%,流速一般仅允许达到3.0m/s。

(4)水工建筑物的型式及其布置。水工建筑物的型式及其布置与导流方

案的选择相互影响,因此,在决定水工建筑物型式和布置时,应该

同时考虑并初拟导流方案,而在选定导流方案时,则应充分利用建

筑物形势和枢纽布置方面的特点。

就挡水建筑物的型式而言,土坝、土石混合坝金额堆石坝的抗充能

力小,出采用特殊保护措施外,一般不允许坝身过水,所以多利用

坝身以外的泄水建筑物或坝身范围内的涵管来导流。这时,通常要

求在一个枯水期内将坝身抢筑到拦洪搞成以上,以免水流漫顶,发

生事故。

(5)施工期间河流的综合利用。施工期间,为了慢足通航、筏运、供水、

灌溉、生态保护或水电站运行等的要求,导流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

如前所述,在通航河道上,大都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

(6)施工进度、施工方法、施工场地布置。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进度与

导流方案密切相关。通常是根据导流方案安排控制性进度计划。

(7)此外,导流方案的选择与施工场地的布置亦相互影响。在选择导流

方案时,除了综合考虑以上各方面的因素外,还应使主体工程尽可

能及早发挥效益,简化导流程序,降低导流费用,是导流建筑物既

简单易行,又适用可靠。

分析:

黑河附近的地质条件有利于其选择土石坝工程,土石坝其坝身不允许

过水,所以其适合全段围堰法。不适合采用坝体缺口过水、淹没基坑法导

流、坝体底流导流等方法进行导流。黑河坝址区地层除基岩外,第四系松

散岩层覆盖面积也较广,基岩为前旦系宽坪群大镇沟组,为中等深度变质

的片岩,钙质石英岩夹云斜煌斑岩,该组岩层以云母石英片岩分布较广,

片理发育、新鲜岩石比较坚硬,但不均一,击之易沿片理面呈薄片状裂开,

黑河在路口以上秦岭山区峪谷型河流,水流湍急,河谷是“VV”型,悬岩峭

壁,随处可见。黑河河流一岸的岩石坚硬,风化层薄,且抗压强度足够时,

则选用隧洞导流和涵管导流较有利。其导流方法可采用导流隧洞形式与之

配合,由

文档评论(0)

kxg50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