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好题开练山西中考模拟晋文渊历史卷.pdfVIP

2025年好题开练山西中考模拟晋文渊历史卷.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2025年好题开练山西中考模拟晋文渊历史卷

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

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单选题]*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正确答案)

2.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的发现和成功识读使商朝成为中国信史的

开端。下列对“甲骨文”的研究和描述,还不够确切的是()[单选题]*

A.甲骨文主要出土“殷墟”

B.从甲骨文中可以了解商朝社会

C.甲骨文是今天汉字的前身

D.甲骨文使商朝历史有了确切纪年(正确答案)

3.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

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

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单选题]*

A.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

B.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

C.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正确答案)

D.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4.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朝先后有十四世、十七王,其中一次是弟之子死

后王位复归于兄之子,两次是兄终弟及,其余都是父死子继。据此,下面结论成立

的是()[单选题]*

A.夏朝时宗法制度已具雏形(正确答案)

B.夏朝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

C.我国封建社会自夏朝开端

D.夏朝的王位继承比较混乱

5.西周时代,贵族阶级普遍盛行孝友或孝悌观念,周公曾告诫卫康叔,“不孝不友

是最大的罪恶”。由此可知,西周时期()[单选题]*

A.儒家伦理观念已初步确立

B.统治秩序借助于道德观念(正确答案)

C.贵族阶级内部实现了团结

D.社会道德体系已基本建立

6.能够较典型地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北京人②元谋人③河姆渡人④

半坡人[单选题]*

A.①②

B.③④(正确答案)

C.①④

D.②③

7.归类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常用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纷乱的历史知识,

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某同学在学习夏商周的历史时,把夏桀、商纣和周厉王归为

一类,你认为他这样归类的标准是()[单选题]*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A.他们都以残暴著称(正确答案)

B.他们都是亡国之君

C.他们都轻徭薄赋,勤于政事

D.改革内政,重用人才

8.判定原始社会后期出现贫富分化的主要依据是()[单选题]*

A.彩陶器上的绘画

B.《尚书》中的记载

C.居住区中的房子大小

D.随葬品悬殊的现象(正确答案)

9.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被称为正义战争,其依据是商汤和周武王()[单选题]*

A.建立了新的朝代

B.都是有作为的君主

C.讨伐暴政,顺应民心(正确答案)

D.发动了诸侯间争霸战争

10.《孔子家语·致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

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孔子认为对饥民实施救助的做法值得商榷②孔子将民生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65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