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用及类似用途空调器动态负荷运行智能调控性能评价》(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docx

《户用及类似用途空调器动态负荷运行智能调控性能评价》(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CRAAS-XXX-2024

1

家用及类似用途空调器动态负荷运行智能调控性能评价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家用及类似用途空调动态负荷运行智能调控的技术要求、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空气冷却冷凝器、全封闭转速可控型电动压缩机,额定制冷量在14000W及以下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简称空调器)。其他类型空调器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7725—2022房间空气调节器

GB21455-2019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IS07726热环境人类工效学物理量测量仪器

GB/T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

GB/T4706.32-201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JGJ75-2012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

3术语和定义

3.1动态负荷

在规定试验工况和试验条件下,为调节测试房间达到不同的目标工况,测试空调器投入的实时运行负荷。详见附录A.1。

3.2第一控温阶段

在规定试验工况和试验条件下,测试空调器累计运行时间在0~4h期间,为第一控温阶段,在此运行期间,室内目标内环温为26℃。详见附录图A-1。

3.3第二控温阶段

在规定试验工况和试验条件下,测试空调器累计运行时间在4~6h期间,为第二控温阶段,在此运行期间,室内目标内环温为24℃。详见附录图A-1。

3.4第三控温阶段

在规定试验工况和试验条件下,测试空调器累计运行时间在6~8h期间,为第三控温阶段,在此运行期间,室内目标内环温为22℃。详见附录图A-1。

2

3.5基准耗电量

在规定的试验工况和试验条件下,为维持测试房间在目标工况,抵消室内热湿负荷所需热量的等效电量。详见附录A.3。

4技术要求

4.1安全要求

测试空调器应符合GB/T4706-2005、GB/T4706.32-2012的规定。4.2性能要求

测试空调器应符合GB/T7725—2022的规定。

4.3国标能效要求

测试空调器应符合GB21455-2019的规定。

4.4技术指标

4.4.1节能量

按照5.6方法试验时,测试空调的节能量得分应符合6.1.1的规定。

4.4.2节能率

按照5.6方法试验时,测试空调的节能率得分应符合6.1.2的规定。

4.4.3达温时间

按照5.6方法试验时,测试空调器的达温时间得分应符合6.1.3的规定。

4.4.4控温超调量

按照5.6方法试验时,测试空调器的控温超调量得分应符合6.1.4的规定。

4.4.5控温超调时间

按照5.6方法试验时,测试空调器的控温超调时间得分应符合6.1.5的规定。

4.4.6控温超调区数

按照5.6方法试验时,测试空调器的控温超调区数得分应符合6.1.6的规定。

4.4.7控温精度

按照5.6方法试验时,测试空调器的控温精度得分应符合6.1.7的规定。

4.4.8控温能力

按照5.6方法试验时,测试空调器的控温能力得分应符合6.1.8的规定。

5试验要求和方法

5.1检测实验室

家用及类似用途空调器动态负荷运行智能调控试验要求在舒适性环境实验室完成各项测试项目。如图1所示,舒适性环境实验室分为室内套间和室外套间,室内套间和室外套

3

间之间的围护结构以及室外套间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围护结构要求为保温库板。室外套间和室内套间环境的温湿度参数可通过两套工况机独立调控,营造不同的试验环境条件。

图1舒适性环境实验室平面图

本标准规定的内侧实验室房间面积按照下表1。

表1推荐内侧实验房间面积

额定制冷量CC/(W)

内侧实验房间面积/(m2)

2300<CC≤2500

10±3

2500<CC≤3400

15±3

3400<CC≤4900

20±5

4900<CC≤8000

30±10

8000<CC≤14000

50±15

本标准规定测试用实验室为舒适性环境实验室,实验室房间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应满足下表2的规定:

表2实验室房间为结构热工参数

围护结构类型

热工参数要求

屋顶

传热系数≤1.75(W/m2·K)

地板

传热系数≤1.75(W/m2·K)

外墙

传热系数≤0.75(W/m2·K)

内墙(隔墙)

传热系数≤0.75(W/m2·K)

窗户(玻璃+合金窗框)

综合传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