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初中名著复习材料【八年级上下册】
一、《红星照耀中国》
1.文学常识
埃德加·斯诺
埃德加·斯诺(EdgarSnow),美国著名记者。他是第一个访毛
泽东的西方记者。
1928年在环球旅行的途中抵达中国,原计划采访个星期。随后一
直在中国、日本、越南、缅甸、印度等国采写旅行通讯及评论,期间结
识了鲁迅。
1932年圣诞节与海伦·福斯特·斯诺结婚,第二年开春后在北平安
1934年至1937年,兼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同时担任英、美几家
报纸的特约记者,并努力学习中文。
1936年6月-10月,经由宋庆龄介绍,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帮助下,斯诺穿过国民党军队的封
锁线,到达并访问了陕甘宁边区,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写了大量通讯报
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1937年开始相继在当时的英文报纸、刊物发表他的陕北报道和照片,以及报告《来自红色中
国的报告》,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7月斯诺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同年在英国出版,
次年在美国出版,中译本则在内容做少量修改后更名为《西行漫记》,于1938年2月出版,引起
极大轰动。
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
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
大学未名湖畔。
作品梗概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
品。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在英语世界获得了轰动
性影响,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
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
第1页,共27页
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曲、丑化共产党的谣
言。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把枯燥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
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
《续西行漫记》
海伦·福斯特·斯诺是埃德加·斯诺的第一任妻子,1931年来中国,夫妇二人在中国先后结识了
宋庆龄和鲁迅。
1936年,埃德加·斯诺从陕北返回北平之后,夫妻二人共同整理采访资料,斯诺表示很遗憾
这次有很多人没有采访到,海伦斩钉截铁地表示无论如何也要到苏区一趟,把斯诺没来得及访问
的人物采访回来。
1937年4月,海伦前往陕北延安,在延安待了近5个月,完成了对毛泽东、朱德等人以及斯
诺当时离开苏区后才与中央会师的其他红军部队指挥员的采访,大大充实了当时正在修订的《红
星照耀中国》的资料,写成了堪与之相媲美的《红色中国内幕》(又名《续西行漫记》)。
创作背景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
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
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
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
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
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红星照耀中
国》、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2.阅读指南
关于纪实作品阅读
纪实作品,是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