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34_T 4507-2023 针刀治疗胸背肌筋膜炎应用指南.docxVIP

DB34_T 4507-2023 针刀治疗胸背肌筋膜炎应用指南.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11

CCSC05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4507—2023

针刀治疗胸背肌筋膜炎应用指南

Guidancefortheapplicationofneedleknifeinthetreatmentofpectoralisanddorsimyofascitis

2023-07-31发布2023-08-31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4/T450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芜湖市中医院、淮北市中医院、金寨县中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俊琛、郑智文、王超、熊应宗、马幸福、聂勇、李迎春、苏毅、陈先进、唐世技、李富有、王怀泽、关世春。

1

DB34/T4507—2023

针刀治疗胸背肌筋膜炎应用指南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针刀治疗胸背肌筋膜炎的应用指南的术语和定义,并规定了针刀操作、疗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针刀治疗胸背肌筋膜炎技术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针刀acupotomy

针刀由针刀柄、针刀体和刀刃三部分组成,能够切割、分离病灶组织,具有疏通经络作用的治疗工具。

3.2

胸背肌筋膜炎thoracicdorsalmyofascitis

因劳损或风寒湿邪侵犯,导致胸背筋膜、肌肉损伤、粘连或变性,刺激神经引起的胸背痛。

注:胸背肌筋膜炎属中医“背部筋伤”“痹症”“肩背痛”“上背痛”范畴,可分为“气滞血瘀”、“气血亏虚”、“寒湿痹阻”证型。本病还应与胸椎错缝症、急性斜颈、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相鉴别。

3.3

四步进针法four-stepneedlingmethod

指针刀进针的一种方法,分为“定点、定向、加压分离、刺入”四个步骤。

4针刀操作

4.1施术前准备

4.1.1刀具选择

选用灭菌一次性针刀。4.1.2部位选择

胸背部或肩背部。

4.1.3体位选择

2

DB34/T4507—2023

一般选俯卧位:于胸部下面垫一薄枕,两臂自然垂于躯体两侧的床下,充分暴露背部,如患者不能俯卧,可选坐位,双手自然下垂。

4.1.4环境

应符合GB15982的要求。4.1.5定点

选取胸背部或肩背部病变部位压痛点(扳机点)、硬性条索处及其所属肌群的起止点(或者在疼痛的激发中心进行肌骨超声检查,选择增粗或毛糙、钙化的肌腱或韧带作为手术部位)。

4.2消毒

做好术者及术区的消毒工作,并符合GB15982的要求。4.3施术方法

按照四步进针法,麻醉满意后,在肌纤维平行处进针刀,针刀刺入过程中,刀刃宜达到治疗区域的骨面,避免深刺,先行纵行疏通2-3刀,然后再行横行剥离2-3刀,于刀下感到松动时出针。术毕后压迫止血,无菌纱布覆盖。

4.4施术后处理

术后观察30分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是否有胸闷,心慌等并发症出现,有异常时,应立即对症处理。术区保持清洁干燥,2天内针孔勿沾水或污染,防止感染。

5疗程

一般1周1次,1-3周为一个疗程,两次治疗间隔时间以5-7天为宜。

6禁忌症

6.1凝血机制异常者。

6.2施术部位有红肿、灼热、感染性疾患者或局部严重皮肤病等。

6.3合并心、脑、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6.4妊娠期妇女。

6.510岁以下儿童。

7注意事项

7.1治疗前需签署知情同意书。

7.2注意晕针刀、断针刀,出血及气胸的预防和处理(详见附录A)。

3

DB34/T4507—2023

附录A(资料性)

晕针刀的预防和处理

A.1预防

A.1.1治疗前,应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与沟通。

A.1.2治疗时,如有晕针刀前兆,应立即停止。

A.2处理

立即停止治疗,迅速取出针刀,嘱患者平卧休息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