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
XXX区麻风病防治知识竞赛题库
填空题
1、1873年挪威学者汉森发现了麻风杆菌,因此麻风病又称汉森氏病。
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麻风病属于丙类传染病,其病原菌为麻风杆菌。
3、1973年第十次国际麻风会议上,推出了利福平、氨苯砜、氯苯吩嗪为主的“联合化疗”。
4、世界三大慢性传染病是麻风病、结核病、梅毒。
5、至今公认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过的麻风病人。
6、多菌型病人的家庭接触者发生麻风的危险性是一般人群的5~10倍。
7、飞沫传播是麻风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8、麻风的感染率较高而发病率较低,夫妻间麻风发病率仅2~5%,
9、麻风流行区的划分:高流行区中流行区和低流行区
10、流行控制和消灭分为基本控制、控制和基本消灭。
11、麻风杆菌被石炭酸复红染色后,不易被酸性酒精溶液脱色。
12、麻风杆菌世代生长时间为11~13天,
13、麻风杆菌在20℃时可活7天,在37℃时可活9天。
14、麻风病潜伏期长的原因之一是生长慢。
15、LL和BL病人,鼻粘膜查菌通常阳性。
16、麻风杆菌通过消化道传播可能性不大。
17、麻风杆菌是迄今为止未能成功“体外培养”的细菌。
18、涂片时,每一处取材前刀片都须经火焰烧灼灭菌,并用酒精棉球擦净,冷却后使用。
19、组织浆液不应混有血液。
20、阴性涂片至少检查200个以上油镜视野。
21、现场质控时、由州(市)麻防机构检验人员分别按10%的比例抽取县(市)麻防机构的阴性和阳性涂片进行复核;若涂片不超过5张,则全部抽取。
22、某张涂片有5个涂膜,镜检结果分别如下:2+、3+、1+、(—)、2+。这张涂片的密度指数(BI)值是1.60。
23、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2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