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修复的].pptx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修复的].ppt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历史的轮回陈桥兵变947年,后晋被契丹灭亡,禁军统领刘知远建立后汉。952年,后汉灭,禁军统领郭威经澶州兵变而黄袍加身,建立后周。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旧五代史》

Q1:五代之弊是什么?Q2:如何防止五代之弊?1.背景:①北宋建立后,消灭割据政权,结束分裂局面;②统治者吸取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如何避免成为下一个短命王朝?“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赵)普曰:“……此无他故,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藩镇太重,君弱臣强雪夜访普图

夺其权收精兵制钱谷收权(地方)分权(机构)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地方精锐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绝大部分赋税上交中央①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盐铁度支户部)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②枢密院与“三衙”分掌调兵权和统兵权①设立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全方位监控各州。②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中央地方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特点:重文轻武作用: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作用:守内虚外,强干弱枝2.措施

北宋“叠床架屋”式的官僚制度二府三司四监司

崇文抑武①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派文官任知州②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五代方镇残虐……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从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

材料一: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宋)苏洵《嘉佑集》卷1材料二:诸镇皆自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宋)司马光《涑水纪闻》A积极:有效的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防弊

防弊——新弊材料一:“本朝第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宋)黎靖德《朱子语类》B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行政效率,助长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C消极:积贫积弱材料三: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太宗即位诏书:宋体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

北宋与辽北宋与西夏战争起因过程结果收复燕云十六州宋两次惨败“岁币”党项族自立宋屡战屡败“岁赐”二、北宋中后期的危机与变革“一战不及一战,可骇也!”——吕夷简西夏李元昊脱宋自立为帝,宋夏三大战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宋军全部惨败。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1005年《澶渊之盟》1.积弱之表现——边防压力

较长时期的分裂,使牧业民族与农业民族政权之间不得不相互承认既成事实,建立起比较理性的敌国关系,或备以半条约形式确立实际上的对等地位,因此在多数时间能相安无事,维持边界的安宁和稳定。——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澶渊之盟”订立后·····茶马互市,扩大了茶和马的市场,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商品的交换。——《中华文明地图》经济交流安宁稳定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损失有限【讨论】你觉得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可取vs不可取

2.积贫之表现——财政危机冗兵冗官冗费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积贫积弱

范仲淹背景:①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②“庆历新政”失败。③“三冗两积”,内忧外患。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1、改革的先行者【庆历新政】2、王安石的“大规模”变法二、北宋中后期的危机与变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领域措施内容作用富国青苗法①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均输法②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政府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市易法③政府在东京设市易务强兵精简军队,缩减编制节省军费开支,并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橙子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学高级教师,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熟悉新课改、新教材、新高考、新评价,致力于提供优质文档资源,服务更多教师与学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2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