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分离度(2)R=1.5R=0.75R=1.0保留时间t/min互含4%互含0.3%不能分离响应信号完全分离之标准4-3分离度及色谱分离方程(2)R的定义并未反映影响分离度的各种因素,既未与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柱效n、选择因子?和保留因子k联系起来.2色谱分离方程对于难分离物质,可以合理的认为W1=W2=W、k2=k1=k分离度与柱效的关系增加柱长,可提高分离度,但延长了分析时间,因此降低板高,提高柱效,才是提高分离度的好方法。当?=1时,R=0,无法分离两组分;增大?,是改善分离度的有效手段GC通过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和降低柱温来增大?LC通过改变固定/流动相的性质和组成,可有效增大?对一个复杂混合物的分离条件的选择,主要是提高最难分离物质对的?值分离度与选择因子的关系分离度与容量因子k的关系对于GC,增加固定液的用量或提高柱温,选择合适的k值。添加标题02考虑分离度和分析时间,容量因子一般控制在2~10为宜添加标题01对于LC,改变流动相的组成,有效的控制k值添加标题03色谱法基本理论4-1色谱流出曲线及相关术语色谱基本理论4-3分离度及色谱分离方程色谱法的定性与定量方法4-1色谱流出曲线及相关术语色谱流出曲线(色谱图)——以气相色谱为例色谱流出曲线进样基线(噪音)h/峰高(定量)A/峰面积(定量)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保留值进样空气峰组分峰重要定性指标柱温/相区域宽度用于衡量柱效及反映色谱操作条件下的动力学因素实际色谱峰是不对称的,通常是拖尾峰,也存在前伸峰从色谱流出曲线上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根据色谱峰个数可以判断样品中所含组分的最小个数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可以进行定性分析根据色谱峰高或者峰面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根据色谱峰保留值和区域宽度可评价色谱柱分离效率可以通过两个色谱峰的距离评价固定相(流动相)的选择是否合适4-2色谱基本理论完全分离的条件:两组份峰间距足够远由各组份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决定,即色谱过程的热力学性质决定。每个组份峰宽足够小由组份在色谱柱中的传质和扩散决定,即色谱过程动力学性质决定。因此研究、解释色谱分离行为应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进行。色谱过程热力学色谱分离的热力学本质样品中各组份在两相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作用。01作用表现形式:范德华力、静电引力等02作用体现形式分配系数、分配比03描述样品与两相作用的参数(1)分配系数(Distributionconstant,K):描述组份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分配过程或吸附-脱附过程的参数。组分一定时,只与两相和温度有关!描述样品与两相作用的参数(2)分配比(Retentionfactororcapacityfactor/k)容量因子反映了组分在柱中的迁移速率,又称保留因子;液相色谱中常用k?表示K与k的关系?越大,越容易分离,?=1,分离不能实现——热力学提出了分离的基本条件填充柱:?=6~35毛细管柱:?=60~600在满足热力学分离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如何从动力学角度优化分离条件,从而实现分离?塔板理论速率理论色谱过程动力学塔板理论(Platetheory)(1)—詹姆斯/马丁(1941)小室1小室2小室3小室4小室1小室2小室3小室4????四点假设k=1.0的样品经数次平衡后的结果阶段1阶段2阶段3阶段4阶段5小室1小室2小室3小室4小室5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塔板序号溶质/μgk=0.33and3.00的二组经多次分配后的结果17次基本分离5次9次17次塔板数n理论塔板数理论板高有效塔板数有效板高有关塔板数的说明说明柱效时,必须注明该柱效是针对何种物质、固定液种类及其含量、流动相种类及流速、操作条件等;应定期对柱效进行评价,以防柱效下降、延长柱寿命塔板理论(Platetheory)(2)贡献用热力学的观点阐明了溶质在色谱柱中的分配平衡和分离过程解释了流出曲线的形状及浓度极大值的位置提出了计算和评价柱效的参数不足不能解释造成谱带扩张的原因和影响板高的各种因素不能说明同一溶质为什么在不同的流速下,可以测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