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影视作品戏说历史的利弊.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影视作品戏说历史的利弊

【关键词】影视作品:戏说历史:利弊

一、影视作品戏说历史概述

(一)影视戏说的现状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是世界少见的一个自古至今从未中断过自身文明传统的古老国家。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朝代曾多次更替而波澜起伏,文化却连续绵延如血脉贯通。所以,如此丰富而绵延的历史,从来都是中国文艺创作的重要题材来源之一。通俗化的历史演义也为百姓所喜闻乐见――人们从中了解历史,辨别善恶,感悟兴替。《楚汉传奇》、《三国演义》等以历史为载体进行再创作的影视剧也在观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可以说演绎历史故事的影视剧成了最能吸引人的“说书场”。

当下电视荧屏上戏说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越来越多,层出不穷,并且这些影视剧作品中大部分都被广大观众认可和喜爱。从电视文化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欣喜的现象,但对于史学界而言,这些电视剧或多或少都篡改历史事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历史人物,形象颠覆,对于历史足一种不甚尊重的行为,对于当代人的历史观也有错误的引导,更足让一些在历史观萌芽期的青少年对于历史的认知混淆,迷乱。

(二)影视戏说的形式

戏说历史的电视剧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还珠格格》式毫无史据的影视剧,一种是《隋唐英雄》式有史可查的影视剧。前者划分到“戏说”是毫无争议的,因为他的人物、剧情设定与历史并无太大关联,只是借用了一个真实存在的朝代来衬托剧集;而后者却不能只将其当做“戏说”来诠释,甚至说是披上了所谓“正剧”的外套来加深剧集的历史厚度,但其实却会让人有更多的诟病。前者这样纯属虚构的影视可以无条件的宽然接受,但是后者这样的所谓“戏说”却多了几分计较。我们可以理解,这些影视的创作毕竟要符合大众胃口,才能获得好的收视率,甚至可以说还能指引着观众对各个时期的历史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但是,这些却不能成为影视剧胡乱编写、扭曲历史的借口。

二、戏说历史影视剧的兴盛

(一)戏说历史的影视剧剧情吸引人、收视率高

影视戏说为什么能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呢?是因为它足一种集合了多种性质的感性文化,是与思想、经济同样进步的。它从保守传统的文化专制中解放了人

的性格,艺术地展示历史人物的心灵,在人物身上融人编导的现代思考与创新,架设前人与今人的心灵之桥,使现代观众更容易、更真切地理解古人,感受历史。但是,这并不是说可以随意编造历史人物,扭曲其心灵,让古人以现代思维考虑问题,迎合当今受众的口味与心理,是对历史人物的发难,是对观众的愚弄,对艺术的亵渎。

(三)过分的“戏说”,成为无聊的闹剧

这是一个“解构”的年代,有形的,是城市和乡村里的大拆大建;无形的是,文明城市中体现的文化与道德、价值判断体系中的传统观念的消解,“戏说”所解构颠覆的,是传统的历史观和英雄观。

历史的戏说剧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把握才是当下电视人需要认真考虑的重点。保持历史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加工雕琢而成的影视剧才能长久的屹立于电视界不倒,才能带给观众正确的价值观、认知观。希望所有的电视人都会有此意识,能够在今后制作电视的道路上尊重历史,带给观众正确的历史故事。

文档评论(0)

182****66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