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演讲人:日期:儒林外史知识抢答课件
目录CONTENTS《儒林外史》概述主要内容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知识点抢答环节拓展延伸与课堂互动
01《儒林外史》概述
《儒林外史》以入木三分的辛辣嘲讽揭露丑恶的世风百态,通过不同人物对“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展现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故事梗概清代乾隆年间,社会表面繁荣,但科举制度下的腐败和士人阶层的堕落愈发严重,吴敬梓在亲身经历和深刻洞察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创作了这部小说。创作背景故事梗概与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吴敬梓,清代文学家,出身于仕宦家庭,后因家族纷争而落魄,对科举制度和士人阶层有深刻的认识和批判。创作风格以写实主义手法描绘人物和事件,善于通过细节和讽刺揭示社会现实,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鲜明、富有代表性。作者吴敬梓简介及创作风格
文学史地位《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杰作,开创了以讽刺为特色的新的小说风格,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影响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小说对当时社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共鸣,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0102
02主要内容与人物形象
小说中各类人士对“功名富贵”的态度淡泊名利者与追求功名富贵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淡泊名利者,如王冕、杜少卿等,他们看透科举制度的虚伪和腐败,选择隐居或从事其他职业,追求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富足。批判与讽刺小说通过对比不同人物对功名富贵的态度,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科举制度的弊端,同时讽刺了那些虚伪、贪婪、自私的人。追求功名富贵者小说描绘了追求功名富贵者的丑陋面貌,如周进、范进等,他们在科举制度下扭曲了人性,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功名利禄。030201
周进:周进是一个典型的科举制度下的悲剧人物,他屡试不第,后来因范进的帮助才得以中举,但随后却沉迷于科举之中,无法自拔。他的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腐蚀和摧残。王冕:王冕是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和独立精神的读书人,他看透了科举制度的虚伪和腐败,选择隐居山林,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的人物形象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杜少卿:杜少卿是一个淡泊名利、注重品德和才学的读书人,他看不起科举制度和官场生活,选择从事其他职业,追求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富足。他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范进:范进是一个虚伪、自私、贪婪的读书人,他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良心和尊严。他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封建社会中读书人的丑恶面貌。典型人物形象分析及性格特点
人物关系图谱小说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但大致可以梳理为几大类:追求功名富贵者、淡泊名利者、官僚和士人、家庭成员等。这些人物之间通过科举制度、官场生活、家庭生活等线索相互交织,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故事线索梳理小说的故事线索相对清晰,主要以周进、范进等人物的科举经历为主线,穿插了其他人物的命运和故事。通过这些人物的遭遇和经历,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封建社会的腐败,同时也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美好。人物关系图谱和故事线索梳理
03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通过描绘人们对功名富贵的不同追求,展示了人性在权力、金钱面前的脆弱与堕落。以功名富贵为核心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功名富贵过程中表现出的虚伪、贪婪、自私等人性弱点。呈现人性弱点深入剖析了社会制度、道德观念等因素对人性腐蚀的影响,指出社会根源是人性堕落的温床。剖析社会根源揭示人性被腐蚀过程和原因
吏治腐败揭露了官员贪污受贿、欺压百姓的丑恶行径,批判了当时政治制度的腐败。科举弊端讽刺了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人,他们为了功名富贵不惜牺牲道德和人性,揭示了科举制度的弊端。礼教虚伪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和毒害,批判了礼教虚伪的实质。批判吏治腐败、科举弊端、礼教虚伪等社会现象
歌颂坚持自我,守护人性的人物形象季苇萧他虽身处官场,但能保持独立的人格和清醒的头脑,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进行了批判。庄征君他注重道德修养,尊重知识,对待朋友真诚,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杜少卿以他的率真、慷慨和正直,展示了人性中的美好和光辉,是作者对人性理想的寄托。
白话运用小说采用白话文写作,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使作品更加贴近读者。讽刺手法作者善于运用夸张、对比、反讽等讽刺手法,使作品更加具有批判性和讽刺性,揭示了社会的丑恶现象。小说白话运用纯熟自如,讽刺手法高超
04知识点抢答环节
01情节一周进在贡院撞号板发疯,后被众人救起,以同情的笔触描绘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关键情节回顾与抢答题目设计02情节二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刻画了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精神状态,揭露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摧残。03抢答题目设计以上两个情节分别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请简要概括并回答。
王冕,他是《儒林外史》中的第一个正面人物,具有蔑视权贵、向往自由的高尚品质。人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