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注意:

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Ⅰ卷

一、单选题(共14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纶巾(guān)早籼(xiān)租赁(lìn)幽咽(yè)

B.樗(yún)蒲炽(chì)热脂(zhī)膏毛坯(pēi)

C.铆钉(mǎo)汶(wén)水佛(bì)狸祠下执拗(niù)

D.罅(xià)隙忸怩(niě)悲怆(chuàng)刹(shà)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B.“樗蒲”中的“樗”应读“chū”,“毛坯”中的“坯”应读“pī”;

C.“汶水”中的“汶”应读“wèn”;

D.“忸怩”中的“怩”应读“ní”,“刹那”中的“刹”应读“chà”

故选A。

2.下列诗文中一共有几处错误()

①万类霜天竟自由②指点江山,激昂文字③渌水荡漾清猿啼④迷花倚石忽已瞑

⑤艰难苦恨繁双鬓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⑦墙橹灰飞烟灭⑧君子性非异也

⑨无以致千里⑩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10 B.9 C.8 D.7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识记能力。

①“万类霜天竟自由”中的“竟”应改为“竞”;

②“指点江山,激昂文字”中的“昂”应改为“扬”;

④“迷花倚石忽已瞑”中“瞑”应改为“暝”;

⑤“艰难苦恨繁双鬓”中的“双”应改为“霜”;

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的“惟”应改为“唯”;

⑦“墙橹灰飞烟灭”中的“墙”应改为“樯”;

⑧“君子性非异也”中的“性”应改为“生”;

⑨“无以致千里”中的“致”应改为“至”。

故选C。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戊申晦,五鼓”中,“戊申”采用干支纪日法,“晦”则指每月初一,“五鼓”指五更,即凌晨1-3点。

B.《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闻一多《女神》中富有时代性的一首新诗,诗人采用不受束缚的自由句式,想象奇特,情感激越,表达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C.文学史上一般把建国后写作的诗歌称为现代诗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虽沿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仍属于现代诗歌。

D.姚鼐,清代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他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指每月初一”错误,“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五鼓’指五更,即凌晨1-3点”错误,五鼓指凌晨3-5点。

B.“闻一多”错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作者是郭沫若。

C.“把建国后写作的诗歌称为现代诗歌”错误,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

故选D。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①月出于东山之上②师不必贤于弟子③僻不当道者④崖限当道者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介词,从;句意:月亮从东山上升起。

②介词,比;句意: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能。

③助词,……的(石刻);句意: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

④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句意: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

综上分析,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故选B。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倚歌而和之 B.小学而大遗 C.吾尝终日而思矣 D.顺风而呼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表修饰,相当于“地”。句意:按着歌声吹箫应和。

B.表转折,却。句意:小的方面则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

C.表修饰,相当于“地”。句意:我曾经整天整天地思索。

D.表修饰,相当于“地”。句意:顺着风向呼喊。

故选B。

6.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和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正襟危坐 B.明烛天南 C.下江陵 D.非能水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句意:整理好衣服,端端正正地坐着。

B.明:名词作动词,照亮。句

文档评论(0)

feikuaide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