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0章
汽车主动安全性控制系统;知识要点;汽车安全性:汽车在行驶中避免事故,保障行人和乘员安全性能。
一般分为主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事故后安全性和生态安全性。
汽车主动安全装置在车辆有撞击危险之前可以起到预防和干预作用,其目的是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减少操控的偏差。
常见电子控制安全装置:防抱制动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驱动防滑装置(ASR);牵引力控制系统(TRC);电子稳定系统(ESP);电子辅助制动系统(EBA);汽车防撞系统等。;10.1汽车防抱制动系统
10.2汽车电控制动力分配系统
10.3汽车驱动防滑转系统;10.1.1防抱制动系统的基础知识
10.1.2防抱制动系统的组成
10.1.3防抱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10.1.1防抱制动系统的基础知识;10.1.1防抱制动系统的基础知识;S—车轮滑移率;v—车速(m/s);
vw—车轮速度,即车轮瞬时圆周速度,vw=rω(m/s);
r—车轮半径(m);ω—车轮转动角速度,ω=2πn(rad/s)。;10.1.1防抱制动系统的基础知识;在不同路面上附着系数与滑移率之间的关系如图10-1所示(图中虚线与实线标注的上下顺序一一对应)。
由图可知:
(1)附着系数取决于路面性质。
一般说来,干燥路面附着系数大,潮湿路面附着系数较小,冰雪路面附着系数更小。
(2)在各种路面上,附着系数都随滑移率的变化而变化。
(3)在各种路面上,当滑移率为20%左右时,纵向附着系数最大,制动效果最好。;纵向附着系数最大时的滑移率称为理想滑移率或最佳滑移率。当滑移率超过理想滑移率时,纵向附着系数减小,产生的地面制动力随之下降,制动距离将增长。滑移率大于理想滑移率后的区域称为非稳定制动区域或非稳定区,如图10-1b)所示。
横向附着系数是研究汽车行驶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横向附着系数越大,汽车制动时行驶稳定性和保持转向控制能力越强。当滑移率为零时,横向附着系数最大;随着滑移率的增加,横向附着系数逐渐减小。
综上所述,为了获得最佳的制动效能,ABS系统应将车轮滑移率控制在10~30%范围内。;10.1.1防抱制动系统的基础知识
10.1.2防抱制动系统的组成
10.1.3防抱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10.1.2防抱制动??统的组成;10.1.2防抱制动系统的组成;轮速传感器.mp4;10.1.2防抱制动系统的组成;10.1.2防抱制动系统的组成;ABS电液控单元.mp4;10.1.2防抱制动系统的组成;ABS工作过程.mp4;10.1.2防抱制动系统的组成;10.1.2防抱制动系统的组成;10.1.2防抱制动系统的组成;10.1.1防抱制动系统的基础知识
10.1.2防抱制动系统的组成
10.1.3防抱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10.1.3防抱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v-车速
S1-滑移率阈值
vref-参考车速
vw-车轮圆周速度
+A、+α-车轮加速度阈值
-α-车轮减速度阈值;10.1.3防抱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10.1.3防抱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ABS制动控制过程.mp4;10.1汽车防抱制动系统
10.2汽车电控制动力分配系统
10.3汽车驱动防滑转系统;10.2.1电控制动力分配系统组成
10.2.2电控制动力分配系统的控制过程;汽车获得良好制动效能的前提条件是具有足够的制动器制动力,同时地面又能提供较大的附着力。
汽车行驶时,各个车轮上的载荷和路面附着系数是不一样且动态变化的。汽车制动时的制动距离、转向控制能力和行驶稳定性不仅与车轮制动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制动力的分配比例有关。
汽车电控制动力分配系统(ElectronicControlBrakeforceDistributionSystem,EBD)的功用是根据制动减速度和车轮载荷的变化,自动改变前、后轴车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比例,提高制动效能,从而缩短制动距离,并配合ABS以提高行驶稳定性。
。;10.2.1电控制动力分配系统组成;10.2.1电控制动力分配系统组成
10.2.2电控制动力分配系统的控制过程;10.2.2电控制动力分配系统的控制过程;10.1汽车防抱制动系统
10.2汽车电控制动力分配系统
10.3汽车驱动防滑转系统;10.3.1驱动防滑转系统的功用
10.3.2驱动防滑转系统的调节机理
10.3.3驱动防滑转系统的控制方法;10.3.1驱动防滑转系统的功用;10.3.1驱动防滑转系统的功用
10.3.2驱动防滑转系统的调节机理
10.3.3驱动防滑转系统的控制方法;10.3.2驱动防滑转系统的调节机理;10.3.2驱动防滑转系统的调节机理;10.3.2驱动防滑转系统的调节机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控制 课件全套 第1--10章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概述---非正常情况下列车运行.pptx
-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 教学大纲 .docx
-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_课程教学大纲.doc
-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_课程教学大纲.pdf
-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件 2.汽车电源系统.pptx
-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件 1.概述.pptx
-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件 3.汽车起动系统.pptx
-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件 6.汽车仪表与电子显示装置.pptx
-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件 8.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pptx
-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件 11.汽车舒适性控制系统.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