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药效学比较:
泰能(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 计算泰能(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高于MIC(4?g/mL和1?g/mL)的时间百分比*用药方案 时间百分比 4?g/mL 1?g/mL泰能(亚胺培南)500mgq6h 45% 78%美罗培南1gmq8h 46% 71%*这一计算是回顾性的,计算中所应用的数据来自以前的药代动力学研究MoutonJWetal.ClinPharmacokinet2000;39:185-201.药代动力学的主要差别:泰能(亚胺培南)对比美罗培南(脓毒血症病人)两组脓毒血症病人中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N=10/组)药代动力学参数泰能(亚胺培南)美罗培南Cmax(mg/L)90.1±50.9(77)*46.5±14.6(40.7)Cmin(mg/L)2.9±2.7(1.84)2.2±1.2(1.99)t1/2β(h)2±0.31(1.92)2.13±0.57(2.1)AUC∞(mg?h/L)216.5±86.3(227.3)**99.5±23.9(101.2)AUC8(mg?h/L)208±85.9(209)**92.5±21.4(91.6)Vdss(L)17.7±4(16.4)**27.1±7.7(28.1)MRT(h)2.4±0.47(2.44)2.6±0.73(2.56)CL(mL/min)116.4±42.3(110.8)**191±52.2(187.1)Fu(%)43.2±4.8(44.9)48.1±5.8(49.04)*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与美罗培南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有哪些区别。*1999年的一项研究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孟多、头孢哌酮、头孢曲松、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针对9株阴沟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对比。为了选择耐药性,在传代过程中,每个菌株在Mueller-Hinton肉汤培养基中暴露于上述抗生素的成倍递增的浓度梯度。采用圆盘稀释法确定抗生素的敏感性。应用最低抑菌浓度(MICs)评价每株细菌的耐药水平。以每种抗生素在被检阴沟肠杆菌中的耐药选择率表示这种抗生素的耐药选择能力,即抗生素的耐药选择能力被定义为每代中获得耐药性的菌株比例。结果表明,每代产生的耐药菌株比例分别为:头孢曲松(15%),头孢孟多(14%),头孢他啶(13%),美罗培南(9%),头孢吡肟(7%),头孢哌酮(6%)。没有菌株产生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当碳青霉烯类药物刚开始应用时,除了个别天然的耐药菌,如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产L1型酶),很少发现耐碳青霉烯的细菌。随着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量的增加,各种耐药问题开始出现。有研究发现,20%耐碳青霉烯的绿脓杆菌存在着膜通透性降低和外排泵的交互作用。目前很少报道由于产A和D类碳青霉烯酶而产生的耐药问题,例如IMI-1和OXA-23。最常见的耐药机制是细菌产B类碳青霉烯酶,即金属酶。而不同碳青霉烯药物其主要的耐药机制也不同,下面我们看看绿脓杆菌对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有和不同。*为了帮助您更好理解膜孔蛋白和外派泵的作用机制,这里用一张图片形象地加以描述。外排泵是将某些化学物质移出细菌细胞的蛋白。它们在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天然和获得性耐药中发挥主要作用。不象其它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美罗培南,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是外排泵的底物。MexAB-OprM系统,最普遍的外排泵系统,已经被证实可以导致体外对美罗培南的耐药,但不对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体内出现的过度表达MexAB-OprM主动外排泵系统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多药耐药变异株会导致治疗失败。MexAB-OprM系统可以诱导对其它抗生素的交叉耐药,例如氟喹喏酮类,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和磺胺类药。*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非常困难。Trouillet等人发现,既往使用氟喹诺酮是VAP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既往使用氟喹诺酮还与致病菌对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p=0.05)以及环丙沙星(p=0.001)的耐药性密切相关。这提示使用氟喹诺酮可以选择对其他种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主动泵出机制在铜绿假单胞菌非常普遍,是引起氟喹诺酮耐药的重要原因。美罗培南是MexAB-OprM主动泵出系统的作用底物,但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则不同。另一篇综述证实氟喹诺酮以及?内酰胺的耐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