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课程目标理解孟子义利观深入理解孟子的义利观,并将其与儒家思想中的其他核心概念联系起来。批判性思考孟子思想通过对孟子思想的批判性分析,培养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应用孟子思想将孟子思想应用于现代生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和价值观问题。孟子生平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他是孔子之后最伟大的儒家思想家,被尊称为“亚圣”。孟子一生致力于宣扬儒家思想,积极游说各国君主,主张以仁义治国。他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著有《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仁义礼智”的思想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孟子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1社会动荡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民不聊生2思想活跃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流派涌现,为孟子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土壤3民本思想民贵君轻的思想逐渐兴起,为孟子思想奠定了基础孟子的人性论1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天生具有善性,人天生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2四端说孟子提出“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认为这四种道德情感是人性的基础。3教育与环境孟子强调教育和环境对人性的影响,认为良好的教育和环境可以激发人性的善,而不良的教育和环境会导致人性的恶。人性中的善性仁爱之心孟子认为,人性天生具有仁爱之心,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善良本性。恻隐之心孟子认为,恻隐之心是人的仁爱之心的体现,是人对他人不幸遭遇的一种自然反应。羞恶之心孟子认为,羞恶之心是人的道德意识,是对是非善恶的一种判断能力。辞让之心孟子认为,辞让之心是人的礼仪意识,是人对他人尊重的表现。仁、义、礼、智作为善性的具体体现仁爱孟子认为,仁是人性的核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关爱他人,如同父母爱子女一样,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和同情心。义利义指的是公正,利指的是利益。孟子主张义利兼顾,将正义放在首位,认为不义之利不可取,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社会公义。礼仪礼仪是社会秩序的规范,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孟子认为,礼仪是维护社会和谐、促进人际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智慧智指的是明辨是非、洞察事理的能力。孟子认为,智慧是人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工具。人性中的恶性私欲个人利益的过度追求,可能导致道德沦丧和行为失范。嫉妒对他人成就的羡慕和不满,可能引发恶意行为。贪婪无止境的索取欲望,可能导致不义之财的获取。恶性的形成原因环境影响孟子认为,恶性并非天生,而是受环境和后天习性影响。不良社会风气和错误教育会使人走向邪恶。自身欲望贪婪、私欲等不良欲望会蒙蔽人的良知,导致人做出违背道德的行为。缺乏教化没有良好的道德教育,人就容易被私欲控制,难以辨别是非,最终走向邪恶。人性善恶冲突的调和——格物致知1内省自察通过反省自身,认识自身的善恶,并不断努力去除恶,培养善。2格物致知通过对事物的深入研究,了解事物本质,从而获得真知灼见。3仁义修养在格物致知的过程中,不断培养仁义等道德品质,最终实现“知行合一”。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受到外物的影响,也会滋生恶性。要克服恶性,实现“知行合一”,需要通过格物致知来不断学习,反省,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义利关系的探讨义利之辩孟子认为,义是“仁义礼智信”中的重要一环,是社会秩序的根本,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利则是指个人利益,是人之常情,不可避免。义利之争孟子批判了那些以利为先,不讲义的人,认为他们最终会失去更大的利益。他强调,只有坚持义,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义利统一的价值取向仁义为先孟子认为,仁义是人生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利为之用利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能为了追求利益而放弃仁义。相互协调义利应当相互协调,以仁义为前提,以利为手段,实现二者的统一。义利统一的社会实践民本思想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以民为本,为民谋利。仁政为先孟子认为,仁政是实现义利统一的关键,只有以仁义待民,才能获得民心,进而实现国家富强。经济发展孟子重视农业生产,主张发展经济,以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实现社会繁荣。仁义之争的历史回顾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以实力为重,义的价值观被淡化。2孟子时期提倡仁义,强调道德和正义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3汉代仁义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并被统治者推崇和实践。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仁义为本仁义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强调以仁爱和正义为根本价值取向,主张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民贵君轻孟子重视民生,强调人民是国家之本,主张君主以民为重,服务于民。天命之性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