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年天津市高考历史真题
一、选择题
1.周人认为,商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敛怨以为德”,为上天所弃;为此,周奉行“惟德是依”“敬天保民”。这主要体现了周人()
A.能够借鉴历史经验 B.推崇神权至上思想
C.沿袭前朝价值观念 D.坚持礼法并重传统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周朝建立之初,统治者鉴于商朝晚期尖锐的社会矛盾,通过总结反思,感悟到商朝统治者不恤民力,反而将民怨四起视作有德,致使军队倒戈,最终导致了灭亡。周人从商朝的灭亡中汲取了教训,提出了“惟德是依”“敬天保民”,充分体现了周初统治者的“殷鉴”意识,即反思历史、重新认识天命的思想,A项正确;神权至上思想盛行于夏商时期,周朝在宗法制的基础上以礼治国,神权思想有所弱化,排除B项;商朝统治者推崇神权至上,同时“敛怨以为德”,周朝则推崇礼制,提倡“敬天保民”,两个朝代的价值观念有一定变化,与C项中“沿袭”的含义不符,并且材料主旨也不是在强调两个朝代价值观念的沿袭,排除C项;礼法并重、隆礼重法是战国时期荀子的主要思想,强调礼和法在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坚持传统”意指该主张周初即已出现,时序错乱,排除D项。故选A项。
2.唐中宗下令修改《氏族志》,至唐玄宗初年撰成《姓氏录》;书中对相关家族按照道德、功勋、血缘、籍贯,“等而次之”,对有官爵的“夷番酋长”也授予相应等级。此举()
A.维护了门阀制度 B.破除了门第界限
C.改革了选官制度 D.削弱了士族集团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明确准确时空为:唐朝(中国)。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唐中宗下令修改《氏族志》,至唐玄宗初年撰成《姓氏录》,这一举措打破了以往单纯依据血缘和门第来确定社会地位的传统做法,开始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实际贡献及才能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士族集团的垄断地位,促进了社会流动,D项正确;它并不是在维护原有的门阀制度,而是通过引入新的评价标准来削弱其影响力,排除A项;虽然这项改革有助于破除某些方面的门第界限,但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结构,而非全面打破所有形式的等级差别,排除B项;此事件虽涉及到了官员选拔的一些因素,但它主要是关于社会地位的重新定义,而不直接反映选官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排除C项。故选D项。
3.在编撰《资治通鉴》过程中,面对多政权并存时期如何确定编年标准的问题,司马光认为,政权无论华夷大小强弱,须同等对待,不能独尊一国为正统,“而其余皆为僭伪”,从中可以看出司马光()
A.坚持务实治史的追求 B.推进华夏认同的志向
C.强调民族对立的意图 D.独尊中原王朝的立场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司马光在编撰《资治通鉴》过程中,在记载历史上多政权并存期间的史事时,必须寻求相对统一的纪年轴线。对此,他总结出“政权无论华夷大小强弱,须同等对待,不能独尊一国为正统”的结论。由此可见,他是以清晰的大纲为基础,采用编年的形式,将历史事件按照年代顺序进行论述,注重结构和逻辑的合理性,这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编年标准不一而带来的时序混乱,也规避了错综复杂的“正统”之争,充分体现了司马光治史上的务实态度,A项正确;“华夏认同”指少数民族对华夏族的认同,情境中虽有“华夷大小强弱,须同等对待”之语,但不涉及华夏认同的问题,排除B项;情境信息尽管把政权分为“华夷大小强弱”,但强调的是要在著史时对其同等对待,而不是它们之间的对立,排除C项;“不能独尊一国为正统”与“独尊中原王朝”的表述恰好相反,排除D项。?故选A项。
4.下表为天津两所学堂的基本情况及主要课程设置,表中内容的联系与变化反映了()
天津武备学堂
(1885年,军事专科学堂)
天津中西学堂
(1895年,综合性学堂)
课程分为学、术两科:中国经史、测绘、算学、战法兵器等,马、步、炮队操演阵式等
通学课程包括:高级应用英文课程,西学基础课程如几何学、微分学等,应用性课程如驾驶、万国公法、理财富国学等
A.百日维新的成效 B.统一学制的建立
C.社会制度的演进 D.洋务人士的反思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军事专科”“综合性学堂”和“学、术”两科、“通学课程”等信息,反映了两所学校的多种不同。从中可以看出,经过十年的实践,中国学习西方的内容更加广泛、深入,发生了由单纯学习军事技术逐渐发到自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天津高考化学物理生物试题解析.pdf
- 2025年天津高考历史政治地理试题解析.pdf
- 2024年天津高考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数学试题.docx
- 2024年天津高考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数学试题.pdf
- 2025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所属事业单位招聘3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湖南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益性岗位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所属事业单位招聘3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湖南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局属学校公开招聘编外合同制教师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湖北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校内招聘】党委巡视工作办公室校内招聘职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湖北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校内招聘】纪检监察机构办公室校内招聘职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