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_选择性必修三册)..docx

2025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_选择性必修三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太湖流域出土的史前玉器概况表(局部)

文化代表

年代考证

玉器特征

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距今约7000年

表面磨制较为粗糙

马家浜文化(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

距今约7000年

玉料较为普通,制作工艺比较原始

崧泽文化(上海青浦崧泽遗址)

距今约6000-5300年

钻孔技术有了很大进步

良渚文化(浙江余杭良渚遗址)

距今约5300-4300年

改进钻孔技术,出现切割、抛光、琢刻等技术

表1作为直接证据,可以用来佐证

A.长江流域玉器文化繁荣B.私有制度已经产生

C.中华史前文化持续发展D.礼乐文化出现雏形

2.《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孔子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教授弟子,俗称“孔门四科”。又据《论语·先进》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据此可知,春秋时期的儒家教育

A.带动民间私学兴办B.重视特长发展德育

C.顺应社会现实诉求D.力图重振社会秩序

3.从西晋至刘宋,河北90万人在世家大族或“流民帅”的带领下南迁,前往江浙、江西、湖南等地。一旦定居后,很多流民往往依附于世家大族或“流民帅”名下,成为荫户、私属与部曲。这一现象

A.推动经济重心南移B.形成南北朝政权对峙的局面

C.加剧南方社会动荡D.蕴藏着基层治理异化的因素

4.为避免统治集团内部保守派的掣肘,忽必烈采取渐进改革策略,先立年号,继而为大蒙古国的历代先君制定庙号。最后在1271年正式确立了汉式国号“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忽必烈这一系列的举措

A.秉承中原王朝的传统观念B.增强统一全国的军事实力

C.确立君权神授的统治模式D.意在消除南宋的思想基础

5.瓦氏夫人(1497-1555),明代广西田州壮族土司岑猛之妻。1553年,她不顾自己年迈,请命出征抗倭,一路跋山涉水数千里至浙江嘉兴抗倭,奋勇杀敌,屡立战功。病逝时,被明朝政府追封为“淑人”。瓦氏夫人的壮举,反映了明朝时期

A.土司制度运行效果显著B.抵御外侵成为核心重任

C.民族的凝聚力不断增强D.汉壮民族差异日趋淡化

6.1858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大英帝国再次取得了胜利,多家英国商行将开辟上海至汉口的航运线。”同年《瑷珲条约》签订后,沙俄也高调宜称:“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河,此后只准大清

国、俄罗斯国行船,其他外国船只,不准由此行走。”据此可知,当时英俄

A.以内河航运权控制中国对外贸易B.率先瓜分中国主权

C.对华商品输出转向垄断内河航运D.染指中国内河权益

7.表2湖南长沙《湘学新报》栏目及发行量表(局部)

栏目

第1期(1897年4月发行)内容

第19期(1898年5月发行)内容

史学

中国史学导读

专论世界各国兴衰沿革、君民共治事例

掌故学

民间传闻、趣闻

刊录谕旨、奏章、政治时事等

商学

评述中外商务贸易活动

专论英国、日本经济法规

交涉学

普及外交常识、介绍国际公法

单期发行量

0.32万册

7.84万册

表2中信息的变化,表明当时

A.维新思想得到深入发展B.“百日维新”推动报刊业兴盛

C.变法革新成为时代潮流D.报刊宣传揭开维新运动序幕

8.图1为河南某地租地契

图1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沦陷区地主与农民矛盾尖锐B.华北农村经济受政治形势影响

C.河南土地租佃关系日趋恶劣D.敌军“扫荡”导致土地大量荒芜

9.1952~1954年,各行业大批技术能手涌现,大同煤矿工人马六孩发明巷道快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