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之光
1庖丁解牛/《庄子》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课堂学习合作探究精彩片段美文欣赏课后巩固能力提升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知人论世旷达古无比,身心俱自由——庄子简介:庄子(约前369—约前286),名周,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创立者。
成就: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自己也成为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庄子的散文,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想象奇妙,构思巧妙,意境开阔,描绘生动,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有较大的影响。作品:《庄子》中《内篇》七篇是庄子所作。
背景回眸大动荡时代的生存智慧庄子生活的战国时期,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旧的经济结构被破坏,旧贵族阶级没落,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身处乱世的人们对人生、对前途充满了迷茫,士人学子们为了推行自己的学术见解孜孜不倦地游走四方。此时生活在贫困边缘的庄子,对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残酷性有着比常人更直观、更清醒的认识。《养生主》一文就体现了庄子保全本性、延续精神生命的思想。《庖丁解牛》就选自其中。
文学常识庄周(约前369—约前286),①________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庄周的思想属于②________________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③____________,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代表作品:其主要作品为《庄子》。《庄子》现存33篇,书中散发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和悲观厌世的虚无思想。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战国主观唯心主义无为而治
整体感知1.初读印象(1)本文题目为何选取“解牛”,而非“杀牛”“割牛”或“宰牛”?【答案】“杀”字平白无奇,让人觉得很残忍;“割”字让人觉得庖丁动作笨拙,速度缓慢;“宰”字让人觉得解牛这一难事与杀鸡之类小事一般,极为简单平常,无技巧与奥妙可言。而“解”字,能很好地体现庖丁熟悉牛的结构,深谙杀牛技巧。“宰”与“杀”是血腥和残忍;“解”是技法,是艺术,是情怀,是境界。“解”牛的庖丁可以被人们视为艺术家,因其拥有高超的技艺。
(2)庖丁解牛的逐步升级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案】始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内容概括]
[内容概括]庄子在本文中记述了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和高明理论,说明只有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才能有好的结果。
2.文脉梳理阅读课文,依据提取的信息完成下图。
①文惠君:即梁惠王,战国时魏国国君。②所触:接触的地方。③履:踩。④踦(yǐ):抵住。指宰牛之时用膝盖抵住牛。⑤砉:拟声词,皮肉筋骨分离的声音。⑥向:同“响”。⑦奏:进。⑧:拟声词,插刀裂物的声音。
⑨中(zhòng)音:合乎音律。?乃:又。?《经首》:传说中尧时的乐曲名。?会:节奏。?盖(hé):同“盍”,何、怎么。
?道:天道,自然的规律。?进:超过。?臣:厨师丁自称。?遇:接触。?神欲:精神活动。?天理:这里指牛体的自然结构。
夯实基础1.字音识记páoyǐxūhuōkuǎnqìnggūxíngchùhuò
牛体的自然结构。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虽然这样。到了。没有不是。
3.一词多义(1)虚词〈1〉为替、给做因为、由于是被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2〉乃副词,又才竟然是你的
〈3〉所助词,用于动词前面,跟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处所、地方表被动用来……的……的原因
〈4〉乎疑问语气词,呢相当于“于”,引出对象相当于“于”,引出对象表感叹语气,呢用于形容词词尾,助词,……的样子
(2)实词〈1〉道天道,自然的规律道理思想,学说说,谈论路,道路取道
〈2〉解剖开理解,懂得解答,解释分裂,涣散解救,消除
〈3〉族众(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类灭族
课堂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分析庖丁的人物形象1.经网友投票,庖丁当选为中国古代的“大国工匠”之一。请根据课文内容,分析庖丁当选的原因。【答案】①他有高超的、炉火纯青的解牛技艺。解牛甚至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带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如“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②他有着严谨的态度,以及始终如一的谦虚谨慎。如“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③他始终心无旁骛、专注、注重细节。庖丁从“所见无非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doc
- 2025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pptx
- 2025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doc
- 2025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x
- 2025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doc
- 2025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pptx
- 2025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章末提升.pptx
- 2025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 2025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doc
- 2025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