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模拟作文〃李清照与辛弃疾词作风格差异〃导写(材料分析+立意指导
+题范例+素材积累+范文)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声声慢》中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低吟,满是国破家亡
后的愁苦;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辛弃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的呐喊,尽显壮志豪情。同样是南宋词人,因身世经历和性格特点不同,词作风格与情感
内涵也大相径庭。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_、材料分析
材料选取了李清照《声声慢》中的词句,展现其国破家亡后愁苦、孤寂、哀伤的心境;
以及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词句,凸显他回忆往昔金戈铁马岁月时的壮志
豪情。二者均为南宋词人,却因身世经历与性格特点的差别,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词作风格
和情感内涵。
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渥,词作多写闺阁之趣、相思之情;后期经历了北
宋灭亡、丈夫离世等变故,词风转为深沉悲苦,其愁苦源于生活的剧变与身世的飘零,反
映出时代动荡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影响。辛弃疾生长于沦陷区,自幼目睹金兵暴行,志在恢
复中原,其词作充满豪迈之气与爱国情怀,然而一生壮志难酬,其豪情中又蕴含着悲愤与
无奈。
这种差异揭示了文学创作与作者个人经历、性格及所处时代背景的紧密联系。它引导
我们思考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下,人们如何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想,以及文学作品如何成为
时代和个人命运的写照。同时,也启发我们从多元的角度去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体会其
中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进而深入探究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价值追求、精神
坚守与情感寄托。
二、立意指导
1文.以载道,情随境迁:阐述文学作品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情感,而这些情感又随着作
者所处的环境和经历的变化而改变。例如杜甫,早年生活富足时,其诗作如《望岳》展现
出豪迈的少年意气;经历安史之乱后,生活陷入困境,诗歌风格转为沉郁顿挫,如《春望》
饱含着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说明环境与经历塑造了作者的心境,
进而决定了作品的情感基调,文学是时代和个人生活的一面镜子,反映出社会的变迁和人
生的起伏。
2.身世铸风格,情怀耀华章:着重论述作者的身世经历对其文学风格的塑造作用,以
及个人情怀在作品中的闪耀光芒。如苏轼,一生多次被贬,仕途坎坷,但他豁达乐观的性
格使他的词作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奔放,又有〃竹杖芒鞋轻
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旷达。苏轼的身世经历成就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
而其胸怀天下、超脱物外的情怀使作品具有了超越时代的魅力,启示我们个人的经历与情
怀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和灵魂,能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
3.时代波澜中的文学交响:从时代对文学创作的宏观影响出发,探讨不同的时代背景
下,众多文人墨客各自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学景观。如盛
唐时期,国家繁荣昌盛,李白的诗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展现出自由奔放、昂扬向上的精
神风貌;中唐以后,社会矛盾逐渐凸显,白居易的诗作则更多地关注民生疾苦,语言通俗
易懂,风格写实。这些不同风格的作品如同交响乐团中的各种乐器,在时代的波澜中奏响
了多元而和谐的乐章,反映出时代的脉搏和社会的多元面貌,让我们认识到文学创作与时
代紧密相连,共同演绎着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
三、题范例参考
1.《情系身世,文见千秋》
2.《笔端情韵皆因身世起》
3.《身世殊途,文心异彩》
4.《文学:身世与时代的交织》
5.《于身世境遇中品文学真味》
6.《身世沉浮,文墨飘香》
7.《时代留痕,身世铸文》
8.《以文为鉴,观身世之变》
9.《身世之笔,绘文学华章》
四、五句名言名句及分析
L〃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此句强调文学作品应反映时代
特征和社会现实,为时代而创作。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作正是如此,李清照的愁苦之词反
映了南宋时期国家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悲惨;辛弃疾的豪情之作则表达了他对恢复中原的
渴望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全国(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师)岗位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pdf
- 腾讯云开发工程师认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pdf
- 基于“任务驱动”的Java综合实训教学模式 .pdf
- 【开题报告】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 .docx
- 2025年行政处罚法知识竞赛抢答题库及答案(共220题) .pdf
- 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逻辑与实践途径 .pdf
- 2024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Part C分层作业设计 .pdf
- 第路堤施工方案案例2900字 .pdf
- 中考数学一轮总复习重难考点强化训练-专题03 三角形及基本性质(分层训练)(全国版)(原卷版) .pdf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pdf
文档评论(0)